•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皈依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做?

释迦摩尼佛的教法与经典

      皈依是皈投、依靠之意,受到佛、法、僧三宝的加持。

  真正的皈依是从内心生起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发愿生生世世皈依上师三宝,即使生命受到威胁也不轻易放弃誓言,有了这样的信心以后,还要在上师面前按照皈依仪轨,如法受持皈依戒体、严守戒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皈依,也是学佛入门的基础。

  皈依了之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是不是拿到皈依证就是真正的皈依佛门了呢?我们要知道,拿到皈依证,那是形式上的皈依,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皈依。

  皈依的标准是指自性上五戒十善清净,这个戒体是从心里面生出来。之前我讲过三皈五戒,皈依之后,大家要重视每一条戒律,每一条戒律都非常重要的,一定要牢牢守住戒律。

  现在,皈依的人非常多,守戒的人却非常少,大多数都犯戒,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凡是我的弟子,就必须得遵守戒律,做到五戒十善清净!哪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戒。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必须得守持这个戒律。五戒的根本是四根本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此外还要加上不能饮酒。要做到这样的五戒十善清净。

  一旦触犯了其中某个戒律,例如杀生,那么戒体也将不复存在。就像一棵大树如果从树的枝叶开始坏掉,它明年还能继续生长出来;但若从根上坏掉,树就无法再存活。戒律也是如此,一但破戒就再也没有戒体了,这就表明你已经失去了佛陀所制一脉相传、成就功德的戒体。这个罪业非常严重,而且将来这个果报非常严重,所以戒律一定要非常清净,每天都要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大家要重视戒律,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爱惜戒律、守护戒律。我们这一生受持戒律,等到死亡戒体就会自然消失。

  小乘佛教非常重视戒律,如果犯戒,后果比大乘佛教更严重,金刚密乘中犯戒的后果比大乘还要严重。戒律是用来调伏自性的,以戒律约束自己,才能修行成就。

  我们皈依佛之后,就不能皈依任何邪魔外道,包括世间的鬼神。因为世间的鬼神和我们一样都在轮回苦海当中,他没有暇满人身,更没有出家人的福报。我们不能因为他有一点他心通就去皈依他、依靠他,否则永远都无法解脱。皈依法之后,我们对法要有恭敬心,不能看任何外道的经典,不能伤害任何众生。皈依僧之后,我们要和一切外道减少往来甚至不往来;不能皈依他们。因为我们的信念还不够坚定,和外道接触会扰乱我们的心,所以不能和他们往来。

  此外还要远离恶友。如果生活中,大家彼此都已经皈依佛门、学习佛法,那么可以相互交流彼此促进;但是如果和我们志不同道不合,思想观念都有差异,与其交流,非但不好度化,反而会让自己变得不清净,所以我们要远离恶友。远离并非放弃,只是说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心性还没有达到成熟的高度,自还未度再被外境所转,容易退心;等将来成就了、有能力了,再来度化他们也不迟。

10
文章点评
2025-03-13
何故极乐在西方?
原文:问:何故极乐在西方?答:此非善问。假使极乐在东,汝又问何故在东,岂非戏论?况自十一万亿佛土视之,又在东矣,何足致疑?有世界名曰极乐,序依报国土之.. <详情>
2025-03-12
五戒与十善有什么关系?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十善亦为五戒之分化,离五戒并不别有十善。以类别而言,十善分属身、语、意三业。持修十善.. <详情>
2025-03-12
刚开始信佛、学佛的人,究竟合适读哪些经典呢?
1《八大人觉经》《八大人觉经》是我国翻译最早的佛教经典之一,全经虽然只有三百多字,但内容极为重要。经文所列的菩萨八种觉悟,概括了一个佛教徒从初发心直至.. <详情>
2025-03-12
佛前供水应该怎么做才如理如法?
佛门常见的供养有花、果、水、灯、香、乐等水供养是最简单易行的供养方式今天来说说佛前供水的注意事项佛前供水的意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代表人内心的清净.. <详情>
2025-03-12
善神护法的护持,力量不可估量!
若有了善神护法的护持,力量不可估量,做任何事情都会轻而易举;反之,做何种事情都很难成功。所以人非常需要善神护法的护持。其实人人都有护法神。若是做人特别.. <详情>
2025-03-12
饭前念5秒-30秒钟的供养偈,可迅速积累功德,学佛人必念
用餐前要念一遍供养偈 真正的大乘修行人,有生之年最根本的就是对三宝生起诚挚信心。要想有这种信心,就应该推翻外道的观点,与外道的见解不能混为一谈,始终.. <详情>
2025-03-12
师父,大白伞盖佛母和慈母佛是什么关系
问:师父,大白伞盖佛母和慈母佛是什么关系?答:根据西藏古老雍仲苯教的观点,大白伞盖佛母是慈母佛的一个化身。在雍仲苯教里,大白伞盖佛母呈现半静半猛相,拥.. <详情>
2025-03-12
有位大师说,修学密宗要根基好,没有根基修学密宗是浪费时间
问:上师佛、阿弥陀佛、普贤光明佛,三体无二,其身色晶莹黄光色,此处的“晶莹黄光色”和洁黄光体有何不同?答:一般观根本上师、阿弥陀佛、普贤光明佛三体无二.. <详情>

© 2015-2025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