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穹恭仁波切《佛子行》课间答疑 14 生活中的困难和佛教的标准产生了冲突怎么办

Dharmanatha

竹巴穹恭
点击关注 获得更多竹巴噶举教法

编者按:本文整理自至尊上师竹巴穹恭

             2019年5月12日 《佛子行》第二讲

整理者:穹恭编辑组

我们在生活当中很困惑,因为一方面我们有佛教徒的道德理念,另外也会面临好多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比如找工作的时候会说妄语。如果生活当中的困难和佛教的标准产生了冲突,比如跟同事的对峙当中吃亏了,我有可能工作就会不好。但是如果去争一些东西,就可能会有嗔恨或者贪念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去做呢?我是不是应该多做些忏悔,还是坚持原则?

这个问题的道理跟前面所讲的内容其实有一致性的。

我们主要是以菩提心的方式去对待,但是在菩提心的表现上面,大乘的菩萨会有各种的善巧方便。而这种因为时代、时间或者条件,跟学习的内容有所违背的情况是会发生的。这不仅是当代,过去的时代也会发生。

有时候为了助人我们做了一些恶业,比如说谎等等,这种情况对于菩萨来说也是会做的,并不是任何恶业都不能做。在我们自己能够承担这个恶业的范围下,我们以更大的目标去做主要的事情。

《入菩萨行论》中也提到:不会因为小处而失去自己的目标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为了主要的目标,在小的方面承担一些过失。却不能为了紧守这个小的事情,而放弃我们的目标。不要为了坚持这样的行为,而放弃了更核心的,比如利他心或者菩提心的内容,将这些舍弃是不行的。

但是《入菩萨行论》中还提到:当我们没有改变目标,舍弃小点的时候,重点在于我们不能对其他有情造成伤害我们所做的事情可能会有过失,但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这也是大乘在菩萨行的时候的善巧方便的表现。

就像巴珠仁波切引用龙钦巴尊者阐述的佛理中提到:善与恶不能用外在的行为来衡量,而应该从他的动机和心念上来决定这个事情到底属于善还是恶

所以,在大乘的修行中与世间相违背的情形发生的时候,我们在不违背终极目标的情况下,可以以随顺这个事情的方式来做。

待续




相关阅读:

1.穹恭仁波切《佛子行》课间答疑【7】

大悲心和菩提心是什么关系?

2.穹恭仁波切《佛子行》课间答疑【8】

出离心是不是修一切佛法的前提

3.穹恭仁波切《佛子行》课间答疑【9】

出离心是不可或缺的

▲点一点,摄心吧

7
文章点评
2025-03-13
何故极乐在西方?
原文:问:何故极乐在西方?答:此非善问。假使极乐在东,汝又问何故在东,岂非戏论?况自十一万亿佛土视之,又在东矣,何足致疑?有世界名曰极乐,序依报国土之.. <详情>
2025-03-12
五戒与十善有什么关系?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十善亦为五戒之分化,离五戒并不别有十善。以类别而言,十善分属身、语、意三业。持修十善.. <详情>
2025-03-12
刚开始信佛、学佛的人,究竟合适读哪些经典呢?
1《八大人觉经》《八大人觉经》是我国翻译最早的佛教经典之一,全经虽然只有三百多字,但内容极为重要。经文所列的菩萨八种觉悟,概括了一个佛教徒从初发心直至.. <详情>
2025-03-12
佛前供水应该怎么做才如理如法?
佛门常见的供养有花、果、水、灯、香、乐等水供养是最简单易行的供养方式今天来说说佛前供水的注意事项佛前供水的意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代表人内心的清净.. <详情>
2025-03-12
善神护法的护持,力量不可估量!
若有了善神护法的护持,力量不可估量,做任何事情都会轻而易举;反之,做何种事情都很难成功。所以人非常需要善神护法的护持。其实人人都有护法神。若是做人特别.. <详情>
2025-03-12
饭前念5秒-30秒钟的供养偈,可迅速积累功德,学佛人必念
用餐前要念一遍供养偈 真正的大乘修行人,有生之年最根本的就是对三宝生起诚挚信心。要想有这种信心,就应该推翻外道的观点,与外道的见解不能混为一谈,始终.. <详情>
2025-03-12
师父,大白伞盖佛母和慈母佛是什么关系
问:师父,大白伞盖佛母和慈母佛是什么关系?答:根据西藏古老雍仲苯教的观点,大白伞盖佛母是慈母佛的一个化身。在雍仲苯教里,大白伞盖佛母呈现半静半猛相,拥.. <详情>
2025-03-12
有位大师说,修学密宗要根基好,没有根基修学密宗是浪费时间
问:上师佛、阿弥陀佛、普贤光明佛,三体无二,其身色晶莹黄光色,此处的“晶莹黄光色”和洁黄光体有何不同?答:一般观根本上师、阿弥陀佛、普贤光明佛三体无二.. <详情>

© 2015-2025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