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好友群
  • 点评
  • 收藏

三下 十二、受三皈依的感化

入门首页

三下 十二 受三皈依的感化

从前,韩国有个小孩子,每天听妈妈在佛前念三皈依,久而久之他也学会念了;一天,他问妈妈:念三皈依有什么好处?

妈妈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不做坏事,学做好人。

这个小孩子从这天起,也跟妈妈念三皈依了;他对妈妈说:我不做坏事,要学做好人。

等到小孩子长大时,妈妈去世了;他跟一班强盗做朋友,慢慢地染到了坏习惯,也学到做强盗的坏行为了。

有一天,他看到有个女孩子,背一袋米,从山麓经过,就从山洞冲出来,拔起刀来要杀女孩子;女孩子给他一吓,颤抖地跪下去说道:求你不要杀我吧! 说着低头合掌,念起三皈依来。

强盗听念三皈依,想起小时候的事,深深地懊悔了!他放了女孩子回家,把刀丢了,到钻石山的佛寺里去修行;后来, 他不但自己做个很有修养的好人,还劝化了很多人学好。

钻石山的寺旁,有块花岗石碑上刻着:纪念成为圣人的强盗,这是受三皈依的感化呀!

问题:

1.小孩子天天跟妈妈念三皈依,他对妈妈怎样说?

2.小孩子长大后,跟一班强盗做朋友,慢慢怎样?

3.一天,小时念三皈依的强盗,拔刀要杀背米的女孩子,女孩子低头合掌念什么?

4.小时念三皈依的强盗,听女孩子念三皈依,想起什么?

5.小时念三皈依的强盗,懊悔后怎样做?

6.强盗修行后怎样?

7.韩国钻石山的寺旁,有块石碑上刻着什么字?

8.强盗会成为圣人,这是因为怎样?

文章点评
2022-11-24
第二十一课圆满菩萨道
第二十一课圆满菩萨道《法华经.譬喻品》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法句经.世俗品》亦云:「世皆有死,三界无安,诸天虽乐,福尽亦丧。」众生流转于此生死炽然,苦恼无量的世间里,如何安住身心?金钱为五家共有,无法.. <详情>
2022-11-24
第二十课 佛教的第一
第二十课 佛教的第一有了第一次,才有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无数次;无量无限,就有无尽的希望。例如,佛教有了佛陀第一次转*轮,于是有今日无量的法宝,有正法住世。对于根源,不能忘本,因此,佛教徒对于佛教的许多「第一」,不能不知。兹分印度、.. <详情>
2022-11-24
第十九课 佛教的法数
第十九课 佛教的法数数字代表次第,并有计数的功能。在佛教经典中,有以法数为核心,再加以解说法数的意义者,例如《增一阿含经》、《本事经》、《法集名数经》等皆是。另外,明代一如、圆静等高僧先后将经典中有关法数的名相收录,归纳成书,而有.. <详情>
2022-11-24
第十八课 修持常识
第十八课 修持常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教的修持应不离生活,生活亦不离修持,所谓:「即生活即修持。」修持的类别除了行、立、坐、卧之外,并有止、观等,内容则不胜枚举,例如早晚课诵、禅七净七、般舟三昧、.. <详情>
2022-11-24
第十七课 生活法相
第十七课 生活法相人世间的生活有人事、感情、金钱等各方面的生活规范与法则,做一个佛教徒,也有一些在生活上应知应行的生活法相,今以数事略述如下:一、三业:身口意所造作的行为,称为三业。业是主宰轮回的主体,也是决定一个人智愚、美丑、贫.. <详情>
2022-11-24
第十六课 佛语典故
第十六课 佛语典故俗云:「世间好语佛说尽。」佛教不仅义理幽微深奥,佛经中的词语典故更是优美动人。根据统计,佛教传入中国后,共为中国增添了三万五千多个新词汇,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学内涵,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许多用语也都是从佛教名相演变而来.. <详情>
2022-11-24
第十五课 民俗神只
第十五课 民俗神只佛教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有许多节日与当地的民情风俗融和在一起,例如泰国的泼水节、卫塞节,西藏的晒佛节,乃至在中国也有浴佛节、腊八节、春秋二祭等,都是深植人心的民间节庆。除了民俗节日以外,各种神只的礼拜也几乎包容在佛.. <详情>
2022-11-24
第十四课 佛教节日
第十四课 佛教节日每一个宗教为纪念其教主或信仰的对象,都订有特殊的节日。如耶稣教、天主教有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等;伊斯兰教有圣纪节、古尔邦节、开斋节等;道教有三元、三清、三会等节日;佛教也有许多特别的节日,其中以农历四月初八佛诞.. <详情>

© 2015-2025 素超人

发帖规范以及说明 举报方式:点击联系我们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