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农历七月廿四,是佛教龙树菩萨圣诞日。龙树菩萨在印度佛教誉为“第二代释迦”,为佛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印度,他被喻为“二圣六庄严”之一;在藏地,众所周知他..
龙树菩萨所述的极乐净土义一、前言龙树菩萨是大乘佛教第一位大论师,著述丰富,有「千部论主」之称[1]。他是初期大乘佛教的集大成者[2],在他丰富的论著中,广引当时所见的..
龙树菩萨的大乘佛学思想略论清远法师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誉为第二释迦的龙树,出生在南印度毗连婆国。为近世多数学者所公认的生卒年代,大致推定在公元150年至250年之间,龙树..
归命十方佛法身及报化 愿共诸众生速成法界性 轮回三恶道法界理凝然 本来常清净诸相不能迁 寂静如虚空处处悉周遍 体皆离彼此非深复非浅 乳未转变时酥醍醐不见 烦恼未伏除法..
根器不同(资料图)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说过一个比喻:芒果可以分为四种——一种是外面看着很熟,里面却是生的;一种是外面看着是生的,里面却是熟的;一种是里外都是生的;..
夏坝仁波切(资料图)龙树菩萨在《宝鬘论》中说:“离酒清净命,不损恭敬施,慈心供所敬,如是即善法。”第一、离酒不能喝酒。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事、迫不得已的话,千万别喝..
佛经中为什么以如是我闻做开篇(资料图)文:妙法问曰:诸佛经何以故初称如是语?答曰: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如是义者即是信。若人心中有信清净,是人能入佛法,若无..
训练能让我们在死亡来临时内心平静,远离痛苦,甚至能让我们化恶为善,做到内心平静、毫不后悔。然而,只做到不后悔还远远不够,还要能做到死后有一个好的前途。死亡只是一..
印度大成就者龙树菩萨唐卡龙树菩萨(梵文:Nāgārjunabodhisattva),又译龙猛、龙胜,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誉为“第二代释迦”,是大乘佛教史上第一位伟大论师,大约活跃于公..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中论》龙树菩萨造鸠摩罗什译)2016年8月26日(农历七月二十四)恭逢古印度龙树菩..
龙树菩萨著述等身,被尊称为千部论主。龙树菩萨大约出生于公元二至三世纪,是南天竺的婆罗门种姓。龙树天资特别聪明,在很小的时候,听婆罗门诵读《吠陀》经典,只要听过一..
有些人也知道人身的价值和学佛修行的重要性,但总是找很多借口一拖再拖:“我现在不行,还不能修,等老了再学佛修行,再解脱成佛也不晚吧!”“我现在还年轻,要上班、工作..
菩萨放眼观察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和五道(天、人、畜生、饿鬼和地狱)下的芸芸众生时,目睹他们因失去快乐而受苦。例如无色界天(超越欲望与物质世界的天)享受禅定..
龙树菩萨的故事在祖师传中以龙树菩萨为最,在此就“龙树菩萨”之名的由来谈起。“龙”顾名思义是在龙宫证道故取名为龙,而“树”则是在树下出生的,他生于南印度,提到龙王..
本栏目主要以分享龙树菩萨的文章视频内容为主题,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支持,更多龙树菩萨的知识库请登录龙树菩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