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觉醒:从打鸟王到鸟类保护神 内容: 2012年12月16日,湖南省岳阳市,背上的家伙有约20斤重,原来打鸟用的,现在用来防身。 秋冬时节,张爹经常独自一人在湖边的树林里巡视。 张爹今年72岁,是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一名护鸟协管员。 他“管辖”的湖域有7200亩,他的工作是在这广阔的区域内巡卫,防止、制止有人捕猎鸟儿,让鸟儿可以自由无忧地飞翔。 (郑播德注:对于一个生命体来说,没有什么比“自由”更宝贵了,没有什么比“无忧”更快乐了。)每天,除了回家吃饭、洗澡,从早到晚到夜里,张爹都在湖边、湖上“晃荡”,晚上甚至睡在船上。 管理局每年发300元补贴,是他干这份工作的几乎全部报酬。 他说:“不给钱,我也一样得干,这是理所应当的! 我以前打多了鸟,下半辈子我得向鸟儿还债。 ”(郑播德注: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鸟,安知鸟被打、被杀之怨? 老人现在知道了——他“懂鸟”了,懂得其他生命的珍贵了,懂得其他异类生命与我们人类“一体”了,所以,决定用自己的有生之年“还债”了。)这份债,他从1986年开始还,已经26年了。 他说只要还能动,就一直还下去。 “我杀了这些鸟的父母,我有责任、义务保护、呵护它们。 ”(郑播德注:老人真是良心发现,可喜可贺! 生命是循环的,大自然也是循环的,作用力反作用力也是循环的,今日不见来日见,今生不还来生还,晚还不如早还,晚觉醒不如早觉醒。)寒冷的北风穿过空荡荡的湖面,直扑过来,张爹掏出手绢把清鼻涕擦干,却说“不冷呢”。 张爹有两条船,一条行船,一条睡船。 上午,绕他巡管的穆湖、壕湖(原是洞庭湖湖域,后被围成小湖)走一圈,吃过午饭,再划船在湖里巡视。 有时赶不及回家吃饭,就吃点干粮“糊弄”过去。 “有些人趁着晚上没什么人管,支网的、投毒的、打的都有。 ”张爹说,很多网支得很隐蔽,就是人,白天也会撞上去。 “鸟撞到网上,只晓得往前飞,不晓得后退,越挣扎捆得越紧。 ”所以,张爹晚上打着电筒,划着行船,奋斗到十一二点。 再划到岸边的睡船旁,晚上就睡在睡船里。 睡船是一条小船改造的,船身裹着一层布,船舱里有一套铺盖。 张爹备了壶酒在船上,“晚上回来睡,喝几口,暖暖身子。 ”张爹说不回家一方面是不想浪费那么多时间在路上,一方面怕半夜里到家“耽误老伴的瞌睡”。 除了除夕、大年初一、初二,张爹几乎每天都在湖边、湖上“漂”着。 记不起有多少次突然下雨、下雪,“打电话回家让小孩来接我”。 他说不觉得累,就是眼睛被湖风吹坏了。 有人问值不值得,也有人说湖边打鸟的没有那么多了,为什么还这么上心巡湖? 张爹说他放不下,“放心不下鸟,放不下自己欠的债。 ”况且,“湖边空气好,又有鸟看,比在家里痴呆呆的要强。 ”能够动就巡下去。 张爹很坚定。 (郑播德注:愿老人的觉醒,唤醒更多人的觉醒——大家不仅要“懂鸟”,还要“懂鸡、懂鸭、懂鱼、懂虾、懂猪、懂狗……”,乃至懂得一切的生命,都是“一体”的、互相依存的、互相紧密关联的,所谓“同呼吸、共命运”,都在地球母亲的摇篮里……) 发布时间:2015-07-06 15:14:4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sushi/9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