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少林寺下院的90后僧人 内容: 山西灵石资寿寺建于唐咸通11年,以祈求圣佛赐福保佑庶民长寿而得名。 2014年8月21日,嵩山少林寺接管资寿寺,年仅28岁的延邦法师成为资寿寺的住持。 他带领22名90后的僧人们入驻资寿寺,给这座千年古刹注入了无限生机。 (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照片中为晚上8时许,寺院的钟声响起,僧人诵经之后上床就寝。 (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资寿寺住持延邦法师跟师弟果妙法师正在练习书法(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资寿寺的僧人们在打扫卫生,佛家称为出坡。 小沙弥恒智正在打哈欠,寺院的僧人们从早上起床后到就寝之前是不允许上床休息的。 (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资寿寺的住持延邦法师正在研究茶道。 他说禅茶是相同的。 (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恒通师父正在给游客讲解,资寿寺是一个国家级文保单位,经常有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 (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小沙弥恒智正在用相机拍摄资寿寺的美景(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晚课之后,寺院会安排僧人们练习武术散打。 (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恒森小沙弥正在练习武术,他今年17岁,从小跟着还俗的舅舅练武,来到资寿寺后拜延邦法师为师,继续学武。 “虽然学武很辛苦,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 ”他说现在就想把武术学好,成为一名武僧。 (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早课之后,寺院的僧人会聚在一起研究佛经。 (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王孟博正在学习佛经(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山门打开之后,皈依的居士会来到寺院向师父们请教佛学。 (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寺院的僧人们正在踢脚靶。 他们认为武术实战更能强身健体。 (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恒通师父正在僧房研究经文。 1990年出生的恒通法师是资寿寺中唯一一位山西人,因为偏爱古典文学,觉得禅宗是天下文学之大融合,所以在了解到资寿寺可以收留他后,就立即辞职出家。 “能入佛门是我几世修来的福分”。 (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皈依的居士带着新鲜的蔬菜来到寺院供养出家僧人(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恒森小沙弥正在练习俯卧撑。 三根手指撑地他一口气可以做几十个。 (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资寿寺的住持延邦法师正在研究泥塑彩绘。 他说他非常喜欢山西的泥塑彩绘。 (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王孟博正在大殿诵经。 从小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姐姐离家下落不明,王孟博从小被少林寺的慈幼院收养,今年15岁的他在释永信师父的安排下来到资寿寺参学。 他告诉记者:“以后想考佛学院,做一个普度众生的僧人。 ”(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延邦法师正在做晚课(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寺院的僧人正在锄地种菜(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寺院的僧人正在锄地种菜(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恒荣小沙弥13岁进入少林寺武僧团,之后就跟随着延邦法师来到资寿寺,平日里除了练功诵佛,还经常下山去附近的静升小学教学生们练武,在他看来“教授学生练武是善事,所以要坚持。 ”(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僧人们正在出坡干活(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延邦法师正在做晚课。 延邦法师自幼生活在少林寺,13岁跟随少林武僧团旅居海外,2011年回国后在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师父的受戒下正式出家。 他不仅精通佛法、擅长禅茶之道,会古琴、会书画,还懂管理、懂摄影,被居士们称为“潮僧”。 (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果妙法师正在做早课。 果妙法师是延邦法师的师弟,1991年出生的他现为资寿寺的监院,负责寺庙的日常事务。 (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晚上8时许,寺庙的鼓声响起,佛家称之为晨钟暮鼓。 (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恒通师父正在闭关,他说闭关可以提高自己的修为,时间需要7天。 (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果妙法师正在给小沙弥们做少林武术动作。 (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 摄影:陈卫 撰文:裴枫林)寺院的僧人们正在出坡干活(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 摄影:陈卫 撰文:裴枫林)恒森小沙弥正在学习佛经(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出坡时,果妙师父会安排僧人们干活。 (图片来源:山西新闻网摄影:陈卫撰文:裴枫林) 发布时间:2015-05-08 11:32:0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sushi/9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