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流浪宠物最后的庇护所 内容: 武汉小动物保护协会的流浪宠物收养基地,住着300多只流浪狗。 2006年,杜帆发起并成立了流浪宠物救助站,先后救助流浪动物约3000只。 靠近武汉花山严西湖畔的一片偏僻屋舍,远远就可以听见喧闹的狗吠声。 那是武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的流浪宠物收养基地,里面住着300多只流浪狗和2只被救助的猫。 2006年7月28日,武汉男孩杜帆发起并成立了流浪宠物救助站,并在2013年7月20日合并为武汉小动物保护协会,至今先后救助流浪动物约3000只,其中大部分被领养。 (图/文大楚网马路遥)今年32岁的杜帆是武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主席,他平时会做一些小生意,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这些流浪动物身上,为它们寻医问药,提供食物。 目前协会的小动物收养基地已经狗满为患,但由于在武汉做出了口碑,打电话要来送狗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虽然如今协会集结了武汉市16所高校小分队保护动物的力量,可在义工们眼里,哪怕队伍壮大了,流浪宠物保护这条路仍不好走。 杜帆说:“救助站每月要花费三万元,全靠现有义工们的支持是不够的。 ”杜帆平日里忙着协会的运营,每周也会抽两天时间来到基地,亲自为这些狗狗们喂食。 每一只狗狗在他眼里都有故事,都有名字,他都清晰记得自己救助它们时的样子。 而每次给它们喂粮食的时候也是最过瘾的,狗狗们会一拥而上。 救助站里这条名叫“骑士”的德国黑背就格外显眼,杜帆说,这是他在武汉长江二桥下找到的。 当时“骑士”被汽车碾压过,断了一条腿和半截尾巴,奄奄一息。 过路行人不敢碰它,就打了协会的电话。 杜帆说自己开始也不清楚它的脾性,但后来交流发现,“骑士”希望自己帮助它,“骑士”还使劲往杜帆身边挪动了两下。 看到这场景,杜帆没多想,用力一抱就把它抬上车,送到了医院。 如今“骑士”除了残疾,身体其他方面都非常健康,每天嚷嚷着叫基地的人带它出去溜达。 “骑士”还喜欢游水,基地旁边就是湖,成了骑士的天然泳池。 所有来到基地的人第一眼都会被这只叫“棚棚”的大狗吸引。 人们说不出它是个什么品种,只知道它很高,绝对是基地里最显眼的那只。 最关键的是,它特别喜欢向人类“示爱”,不是跟你握手,就是要站起来,用前肢架住你的脖子。 所有来协会做义工和志愿者的人都爱“棚棚”。 杜帆说,“棚棚”是他在徐家棚的一个小区救来的,应该是从狗肉店子里逃出来的,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肉狗”。 因为个子大,肉多,所以饭店最喜欢收这种狗上餐桌。 几乎每天,杜帆和协会的其他成员都会接到救狗电话。 12月26日中午,杜帆还没放下饭碗,就接到电话说,汉阳钟家村附近有一只狗奄奄一息趴在路边,杜帆马上就和协会的成员出发去查看情况。 这只狗狗已经非常虚弱,杜帆决定马上送去合作的宠物医院。 如今协会在武汉的宣传已经颇有成效,很多学生、义工团体会在周末来到协会,为狗狗剃毛、穿衣。 爱护流浪动物,在每一座城市已有一个庞大的团体。 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救助的速度远远赶不上遗弃的速度. .. 外界越来越多的爱支撑着这些可怜的小家伙们在基地生活下去。 每个月,杜帆还会亲自组织领养日,将协会救助好的健康狗狗带出来。 市民只需要提供工作证明以及“绝育”保证,就有资格领养狗狗。 每次领养日,杜帆带出来的猫猫狗狗都会被大批市民领养。 这一方面减轻了协会压力,另一方面也让这些流浪宠物有了一个真正的小家。 领养日上,杜帆和会员们也会普及对小动物的保护知识,告诉市民可以用领养代替购买,需要对小动物进行绝育,以及如何真正给予自己宠物关爱等理念。 请用领养代替购买”的宣传,让所有生命被温柔对待。 发布时间:2015-01-07 19:59:0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sushi/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