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汉口闹市开了家免费素食馆(雨花斋)——3天已接待2000余人(组图) 内容: 图为:供餐时间,志愿者为市民添上米饭和素菜图为:免费素食馆外排起了长队楚天都市报讯本报记者满达摄影:记者黄士峰天下还真有免费的午餐。 这几天,每天中午和晚上,汉口循礼门江汉北路与解放大道交会路口一家叫“雨花斋”的素食馆门口,总有人排起长长的队伍。 在这家餐馆,无论你是谁,都可以进来免费用餐。 “雨花斋”是武汉首家全公益素食免费店,负责人李杰说,这里的食材都靠爱心人士捐赠,工作人员也全是志愿者。 自本月28日开张以来,已接待2000余人免费用餐。 怎么吃? 每天两顿全免费老人门外排长队昨日下午4点半,离“雨花斋”素食馆开餐还有一个小时,循礼门街头已有100多人排起了长队,其中多是老年人,有的还拄着拐杖。 身穿浅黄色马甲的服务员一边引导年迈体弱的老人来到优先排队区等候,一边维持现场秩序。 “弘文尚德雨花斋。 ”不少市民路过时,看到素食馆的匾额,听说免费用餐的事,感到不可思议。 “是不是商家搞促销? ”“是餐馆开业,前三天不要钱吗? 餐馆玻璃橱窗上印着“感恩吃素”四个字,还张贴了一天的时间安排,上午有店铺清洁和义工学习工作时间,上午11点30到中午1点为供应午餐时间,傍晚5点半到6点半为供应晚餐时间,一天供餐时间共两个半小时。 “我昨天就来吃了,真的不要钱。 ”62岁的陈婆婆和老伴排在队伍中间,和其他老人聊着天。 陈婆婆说,她和老伴住在京汉大道,儿女不在身边,中午做饭挺麻烦。 前日傍晚听说循礼门这边有家免费素食馆,便和老伴前来就餐。 “我就是喜欢吃素菜,而且这里味道还不错,今天我们又来吃了。 下午5点15分,素食馆内的工作人员已将饭菜准备好。 他们集体站立,面朝着墙壁上的孔子的画像和一系列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展板,齐声朗诵起《弟子规》。 在门外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和部分排队的老人,也跟着念了起来。 之后,“雨花斋”负责人李杰拿着话筒,在门口演唱了“三德歌”。 直到时钟指向5点半,工作人员开始引导排队市民按顺序就餐。 “场地有限,每次只能进去40人,每个人要持就餐卡领餐。 ”工作人员张仕信说。 花菜、土豆、藕片、萝卜,工作人员为每个人添上四菜一汤后,鞠躬致敬,并安排就餐者入座。 “这两天的午餐和晚餐,全在这里解决。 ”51岁的环卫工周师傅领餐后,就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大口吃了起来。 周师傅是黄冈人,负责循礼门一带的保洁工作,每天工作12小时。 周师傅说,自己收入不高,有了这家免费素食馆,能节省一笔开支。 为啥开? 传播感恩互助情员工全是志愿者为何会有免费的餐馆? 记者了解到,“雨花斋”负责人李杰,是武汉一家建筑机械设备公司的老板,这两年热衷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还在本报参与协办的“楚天弘文尚德公益大讲坛”中负责义工培训和组织工作。 5年前,李杰家产就有上千万元。 但暴富之后,他曾一度沉迷于赌博,几乎输得倾家荡产。 接触到传统文化教育后,他重振旗鼓,此后便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公益事业和弘扬传统文化中来。 李杰介绍,今年10月,他在网上看到,早在2011年,浙江建德有一位老人拿出毕生积蓄,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在当地开办了一家名叫“雨花斋”的素食馆。 餐馆提倡“免费”和“素食”的理念,向所有人提供免费素食,并对一些特殊群体予以关照。 之后,温州、北京等地纷纷有志愿者仿效,全国已有50多家此类餐馆。 于是,李杰赶赴建德市的“雨花斋”考察学习。 之后,他开始寻思着要在武汉办一家“雨花斋”。 “纯公益,非营利,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在享受免费餐时,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 12月8日,在李杰等人的建议下,大冶人柯贵明耗资300余万购下了黄石团城山开发区两套复式楼,开办了湖北省第一家“雨花斋”。 得知黄石“雨花斋”开张,武汉的爱心人士杨女士赶到那里,表示自己在循礼门有一个门面,愿意提供出来开办素食馆。 于是,李杰和张仕信等人开始筹备武汉的“雨花斋”,很多志愿者也赶来做义工。 大家对门面进行简单的装修后,于本月28日正式开业。 “开业那天延长了供餐时间,共接待了1200多人。 ”李杰说,这两天每餐都有200多人前来就餐,开业3天已向2000多人次供餐。 “素食馆得以开张,真的要感谢这些志愿者。 ”李杰说,目前每天有近30名志愿者来帮忙,有的负责切菜炒菜、有的负责打饭、维持秩序。 “这几天的素菜全是我做的。 ”一头白发的袁贞玉婆婆笑着说。 68岁的袁婆婆退休前是一名酒店经理,厨艺了得,退休后经常参加公益活动。 得知“雨花斋”需要义工,她立刻从硚口的家中赶过来帮忙。 81岁的刘汉云婆婆就住在“雨花斋”的楼上。 得知“雨花斋”是在做公益后,她便当起了志愿者,每天帮忙维持秩序。 “我原来还搓点麻将,这几天为了帮忙,麻将也不搓了。 能做有意义的善事,心情更愉快。 咋维持? 费用全来自捐赠计划还要开分店将免费餐馆开在闹事繁华地段,成本还真不小。 记者了解到,循礼门一带的门面每月租金动辄上万,而“雨花斋”有两个普通门面大小,租金一年可能要20多万。 素食馆外,也有围观市民表示担心:“每天都有几百人来免费吃饭,能维持多久呢? “杨女士免费提供了场地,省去了一大笔费用。 ”李杰说,餐馆每天需要购买食材,还需缴纳水电费,每天的成本在1000多元。 但因为有一些爱心企业家慷慨解囊,捐助的资金可以维持“雨花斋”运营。 而且,每天还有很多爱心人士主动送菜送油过来。 张仕信说,“雨花斋”开业那天,就有人送来很多蔬菜。 有位送菜的小伙子一开始不愿透露是受谁委托,问了半天才知道,是他们之前认识的一位志愿者,也是一家企业的老板,特地派人每天送菜来支持“雨花斋”。 昨日下午,65岁的彭保华婆婆带着从菜市场采购的30斤藕和10斤面筋送到素食馆。 “我退休了,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别人,就觉得自己对社会有价值。 ”她说。 在店内就餐的一众老年人中,记者见到了一位中年男子。 他说,自己是一家企业的高管,生活并不困难,来这里吃顿饭是为了感受氛围。 “很佩服这些志愿者,今后我也会向他们学习,回报社会。 李杰说,“雨花斋”开业后,已经感染了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他们有的提供资金,有的提供人力,“雨花斋”肯定会越办越好。 他还透露,为了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免费素餐,下一步,他们计划在武昌、沌口等地开分店。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帮助,当然前提是自愿。 ”李杰说,对于向“雨花斋”提供食材和资金的爱心人士,会有专人填写收条,记好账,让爱心更好地传递下去。 发布时间:2014-12-31 13:38:4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sushi/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