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合肥首家公益素食馆开业月余 有人开车来蹭饭 内容: 有序排队不喧哗四菜一汤全素食雨花斋免费公益素食馆坐落于合肥市临泉路与新蚌埠路交口西南侧200米处,每天11点到12点是免费开放时间。 10点多,门前已经排起长队,但并不拥挤,排队的多是老年人,坐在长条凳上,十分有序。 “刚开业的一段时间,很多人并会插队、推挤。 ”雨花斋义工负责人陶女士说,如此一来,就违背了素食馆开馆的初衷:感恩。 “来这里免费吃饭,不管你是富翁还是乞丐,都是平等的,都要心怀感恩。 ”每天用餐时,陶女士都会拿起话筒,诵读感恩词,并称呼每一个食客为“家人”。 经过一个多月的运行,大多数食客已知道这里的“规矩”,有序排队。 偶尔有插队的,也被义工劝阻。 12月26日中午的四菜一汤是西红柿、萝卜、雪菜千张、花菜和紫菜汤。 “每天的菜都不同,但菜品变化还是比较多。 ”陶女士说。 吃饭的时候,义工会举着“止语”的牌子,告诉大家安静吃饭,不要喧哗吵闹。 就餐者们排队等候,服务都由义工完成每天食客约两百有人开车来蹭饭“吃素,就意味着没有杀戮。 ”陶女士说,每一个食客都要把碗里的饭菜吃干净,哪怕只有一粒米一口汤,义工也会劝说食客用桌上备好的“惜福水”,将碗涮一涮喝掉。 “来这里吃饭的,不少是熟悉的面孔。 ”陶女士说。 65岁的张阿姨坐着轮椅,和老伴来吃饭。 她因为中风瘫痪,老两口生活十分不便,由于家就住在附近,两人几乎每天都来。 如今,每天都有两百人左右来吃饭。 义工说,也有人摆出不吃白不吃的架势。 一位年近五旬的壮汉是常客,“他每天都要吃几个人的饭量。 ”记者尝试与这名男子交流,他声称自己并不经常来。 当天中午,一名驾驶“京P”牌照轿车的小伙子也想来吃饭,下车后就冲到餐台前,被义工劝阻要排队后,又不屑地离去。 同样是这天中午,一对情侣也开着车前来,同样在得知要排队后离开。 对于意图明显的蹭饭者,陶女士并不干预。 “相信这一顿饭,能给每一个来吃饭的人带来感化。 ”义工恭敬递碗筷每天鞠躬两百次食客们不需要付钱,也不需要洗碗,吃完就可以走。 领取碗筷时,一名义工还会向食客深深鞠上一躬。 张珩就是义工之一。 “每天都有两百人左右来吃饭,我每天要给鞠躬两百次。 ”她说,鞠躬必须把身体下弯90度,双手把碗筷递给食客。 张珩家住瑶海区,和母亲胡守凤一起做义工。 雨花斋所有工作都由义工完成。 年纪最大的义工是80岁的黄慧英老人,身体硬朗的老人每天在后堂帮助洗菜、洗碗。 63岁的贺家富家住瑶海区新海家园,12月26日是头一天来做义工,“外孙媳妇带我来吃过一次饭,感受很深,所以我愿意来当义工。 ”12月26日中午,约230人来吃饭。 食客们吃完后,义工们才发现米饭吃光了,只能吃点剩菜。 陶女士说,雨花斋开业一个多月以来,菜钱花掉六千多元。 素食馆由6位爱心人士发起,投入近30万元,房子也是租来的。 开业至今,经常有爱心人士捐赠米、油。 “目前来看运转良好,但未来会走多远,谁也没有答案。 ” 发布时间:2014-12-31 13:33:3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sushi/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