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校园农耕:广州大学城里的“新农夫” | 蔬食花园 内容: 都市人有个“田园梦”。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生活中浇灌着这个质朴的梦。 “屋顶农场”、“屋顶菜园”这样的例子激动人心,今天介绍的“校园农场”,也会令你欣喜。 农场主:种乐协会,农场坐标:广州大学城。 2012年6月,华南理工大学“种乐协会”作为学生社团在广州大学城里成立,学生们从荒草中开了田地出来,渐渐地他们完善了基础设施,也和绿化公司商量将土地推平,而驱使这一切的仅仅是那简单的原动力——想让更多人享受种植的乐趣。 作为城市农耕的另类实践,校园农场再一次体现出了农业的多功能性。 “种乐协会”如何发起校园农耕,在实践之中又如何体现高校的环保和社区营造意识? 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1“种乐”是什么? 种乐协会是位于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由学生发起,以校园生态农耕为基础,集合社区营造、自然教育、环保教育等核心任务的社区组织。 “Weareyoungfarmers! ”一代代种乐ers这样宣告。 种乐作为学生发起的生态农耕,根植土地开展一系列建设,劳作和活动,有生命,有活力,有智慧,用生命滋养生命,让人与自然更接近,让人与人更接近。 2012年6月向学校申请土地的材料2. 为什么要搞校园农场? “让大家享受种植的乐趣嘛! ”种乐的开朝元老给了我们一个最简单答案。 种乐的理念一直未变:种,是耕耘,耕耘土地,耕耘心灵,耕耘人生;乐,是快乐,乐享劳作,乐享创造,乐享社区。 无论来自乡村还是城市,心中都应有一份柔软。 种乐的农耕生活恰恰是这样一份柔软,农耕文化拥有其独特的生活体验和精神感召:让来自城市的孩子亲近自然,收获新体验和成就感;让来自农村的孩子拥有自己的舞台,种乐就是这样传授农耕知识让大学生感受农耕生活的文化和精神。 3“种乐”带来的影响和改变? “种乐协会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在种植中加深了学生对自然及自然规律的认识,在手作中培养了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在社区营造和沟通中感受更亲善的关系,在这个华工‘伊甸园’得到精神滋养。 ”“对于非种乐成员的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闲聊的话题,但对于种乐ers,我觉得影响很大,有一种无形的寄托。 加入种乐以后生活更加丰富,思虑和付出的时间也多很多。 但如果没有种乐,忧虑也不会变少,这也是直观的感觉,原因一时也说不好。 ”爱生活、朝气蓬勃的种乐ers4. 两年多来的种植经验积累? 在学校的支持下,种乐目前拥有1300多平方米土地,现有薄荷,玫瑰,百合,桂花,白玉兰,桑树,柠檬,翠桃,石榴,葡萄,蔬菜等植物,拥有一个莲花池和小庭院。 两年来,学生通过自己的劳作收获了各种各样的花卉果蔬,种乐的同学也和我们分享了一些来自校园农场的“干货”:“第一,物种繁衍方面,能自己留存种子的有葵花籽、薰衣草和凤仙花等;能成功无性繁殖的有薄荷、月季、铜钱草和多肉植物等。 第二,堆肥方面我们也通过经营校园农场积累了一些经验,就请大家亲自来这里听一听了。 第三,在农场管理方面则是处处细节,尤其值日制度很重要,维护农场最关键的还是那片地,至于物种研究、物资管理和资源开发等是慢慢探索,步步践行吧! ”5“种乐”经营面临的困难? “种乐面临的问题是缺乏管理、规划和种植经验,另外像是劳动力不足、工作和运营制度不完善、宣传力度薄弱以及与外界联系的渠道欠缺等,都是我们需要慢慢摸索的问题。 ”“欢迎大家和我们分享作物,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能多点交流或外出参观的机会,以学习和吸收其他成功的经验。 ”尽管今后的考验还有很多,但种乐ers依旧努力用生态农耕、自然教育的理念让校园生活变得更美好! “种乐”农场里的校园读书会手磨豆浆,自制自食飨乐时光,手作惜食,吃货齐聚校园生活是美好的,等待开花结果是幸福的,没有大规模的机械式生产,有的只是“种植”最根本的乐趣和意义。 希望更多人看一看这另类的“城市农耕”,也许会有更多关于你我的美好记忆被勾起或是写下。 想要申请校园农耕的大学生,可向“种乐协会”学习经验! 新浪微博:华南理工大学种乐协会本文线索:城乡汇学堂 发布时间:2014-11-14 22:01:28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sushi/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