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芝麻人生与采蜜哲学 内容: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几乎什么都还没整明白,就已步入老年。 意义,意义,想了一辈子,还是没有想出什么意义。 在浩渺的宇宙当中,这么一个小小的球,就像一笸箩芝麻当中的一粒芝麻;在茫茫人海当中,这么一个小小的人,也如一笸箩芝麻当中的一粒芝麻。 我的人生能有个什么意义呢? 即使是那些富可敌国的大富豪,那些颐指气使的高官,那些万人瞩目的明星,也不过是在这样一个芝麻星球上的一个芝麻人儿,能有个啥意义呢? 活着只是人的一种状态,就像一条鱼,一棵树,一只甲壳虫。 我们来到人世,我们消耗掉一些物质,改变周边的一些物质,然后离开人世。 说起改变周边物质,想起刘亮程用第一人称写的农村生活:我扛把铁锨,在地里挖了一个坑,然后仰天长叹:“这就是我能改变的事物。 ”既然如此,我们该怎样面对这个芝麻人生呢? 我唯一想明白的就是,要以比较舒适快乐的状态度过自己的人生。 我发现了一种生命哲学,即采蜜哲学:我像一只蜜蜂,我的人生的全部内容只是采蜜。 我在花丛中飞舞,只是为了偶尔采撷花中精华。 这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谓“诗意的栖居”。 无论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情感生活,我只要那一点点精华,最美丽的、最舒适的、最诗意的、最适合我的。 活着,就享受所有这些感觉;死去,就告别所有这些感觉。 这就是我生活的全部意义。 这种生存方式是否太自私了? 是否会伤害他人? 或者至少不会去帮助他人? 并不。 因为伤害他人时,自己也不会有好的感觉;因为帮助他人时,如果是自己愿意的,自己也会有好的感觉。 这就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名着《怎么办》中提出的“合理利己主义”,它与利他主义的区别在于,后者纯粹利他,而前者在利他的同时利己,是为了自己美好的感觉去利他的。 我不否认世界上有特蕾莎修女那样高尚的人,但是她是圣人,并非常人,绝大多数人却只是常人。 大多数人做不成圣人,也不必做圣人。 因此,我有信心:合理利己主义和我的采蜜哲学是适合于常人的生命哲学。 (摘自《北京晨报》) 发布时间:2014-04-30 17:56:0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sushi/6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