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创意野菜“艺术照” 教你寻找春天鲜美味 内容: “青山满春野,微雨洒轻埃。 ”春天来了,百花盛开,漫山遍野的野菜也冒出来,又到了品味野菜鲜美的季节。 我国采食野菜传统已久,它们不仅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有的还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小编特地到野外采集了一些荠菜、苦菜、蒲公英、地黄、二月兰、车前草、灰灰菜等常见的野菜,创意野菜“艺术”大片让您一饱眼福,并奉上野菜的特点、营养价值及食用方法。 还等什么,赶紧去挖野菜吧。 (策划:张永宁拍摄:赵嫣嫣设计:任成英指导:詹璐) 春天到,野菜香。 15张图带您观赏7种野菜“秀色可餐”的艺术照,让我们一起学学怎么辨认和烹饪野菜吧。 地黄,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海拔50-1100米的山坡及路旁荒地等处。 因其地下块根为黄白色而得名,其根部为传统中药之一。 地黄体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 根茎肉质,茎紫红色。 地黄初夏开花,花大数朵,淡红紫色,具有较好的观赏性。 (文字来源:百度百科) 地黄作为食品,在民间已有悠久历史。 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原地黄产区群众就将地黄“腌制成咸菜,泡茶而食之。 ”至今人们仍将地黄切丝凉拌,煮粥而食。 按照《中华本草》功效分类: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熟地黄则为补益药。 (文字来源:百度百科) 蒲公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圆柱状,黑褐色,粗壮。 叶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钝或急尖,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顶端裂片较大,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 (文字来源:百度百科) 蒲公英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 它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文字来源:百度百科) 蒲公英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文字来源:百度百科) 荠菜,俗称地菜,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羽状分裂,花白色。 (文字来源:百度百科) 荠菜嫩时可食用,包饺子,其味鲜美;也可清炒,或开水烫过凉拌,尤宜下火锅烫食。 荠菜软糯,油而不腻,汤味清香,开胃提神。 荠菜既是一种美味野菜,又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 《本草纲目》记载“明目,益胃。 ”(文字来源:百度百科) 二月兰,又称诸葛菜,因农历二月前后开始开蓝紫色花,故称二月兰。 生长于平原、山地、路旁、地边。 传说诸葛亮率军出征时曾采嫩梢为菜,故得名。 (文字来源:百度百科) 二月兰为早春常见野菜,其嫩茎叶生长量较大,营养丰富。 其野外采集一般在3-4月进行。 采后只需用开水焯一下,去掉苦味即可食用。 (文字来源:百度百科) 苦菜是药食兼具一年生草本植物。 茎直立,中空,有乳汁。 叶互生,长椭圆状广披针形,羽裂或提琴状羽裂,边缘有不整齐的刺状尖齿;基部叶有短柄,茎上叶无柄、呈耳廓状抱茎。 头状花序数枚,顶生。 冠毛白色,细软。 多生长于路边及田野间。 (文字来源:百度百科) 苦菜味感甘中略带苦,可炒食或凉拌。 有抗菌、解热、消炎、明目等作用。 (文字来源:百度百科) “朝来食指动,苦菜入春盘。 ”宋王之望《龙华山寺寓居十首》 灰灰菜,喜生于田间、地边、路旁、房前屋后等。 幼苗和嫩茎叶可食用,味道鲜美,口感柔嫩,营养丰富。 食用灰灰菜能够预防贫血,全草还含有挥发油、藜碱等特有物质,能够防止消化道寄生虫、消除口臭。 灰灰菜食用方法:用沸水焯后,再用清水漂泡,可以炒食、凉拌或做汤,也可晾干贮藏。 (文字来源:百度百科) 车前草生长在山野、路旁、花圃、河边等湿地。 根茎短缩肥厚,密生须状根。 车前草性味甘寒,具有利水、清热、明目、祛痰的功效。 主治淋病、尿血、小便不通、黄疽、水肿、热痢、泄泻、目赤肿痛、喉痛等等。 车前草可食用,采嫩叶洗净,先用开水烫过一遍,再炒食。 采收其种子,可煮成糜粥或制酱食用。 (文字来源:百度百科) 发布时间:2014-04-20 17:16:4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sushi/6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