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北京环保局副局长:让恶意排污企业变成过街老鼠 内容: 市环保局新闻发言人方力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郝羿摄19日下午,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主题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等三项提请市人代会审议的法规。 市环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方力成为媒体的焦点,现场记者屡屡发问。 自由裁量权问题马上解决一位记者向方力发问:“大气污染条例执行过程中会出台相应的细则和标准,具体的细则和标准包括哪些方面? ”方力回应,有一个必须要马上解决,就是大家最关心的自由裁量权问题,新条例在执行过程中,处罚一定会公开、公正,每处罚一例都要面向社会进行公开,在处罚别人的同时也接受公众的监督。 有更多企业将排污数据信息公开有记者对大气污染条例草案中排污企业的信息公开感兴趣,“执行过程中,如何能实时监测? 在监测的时候数据是不是可靠? ”这位记者还追问,“王安顺市长提到的7600亿元治理PM2. 5,投入时间有没有规定? ”“企业排污的信息公开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下一步我们肯定要求更多的企业做到信息公开。 ”方力回答,“条例出台后,要让那些恶意排污的企业变成过街老鼠,我们的社会应该形成这样的氛围。 ”“其实真正关心的不是我们要花多少钱,而是我们干的事情是不是符合条例规范,规范人的行为,规范企业的行为。 ”方力说。 环保也是城市核心竞争力另一位记者提问方力:“环境优先提出来是不是意味着就把治理环境放在经济发展之前? ”这位记者又问:“为何条例草案里没有征收道路拥堵费的提法? ”对此方力说:“我想在国际上世界城市排名中,环境的打分所占的比重肯定是越来越重的,投资评价标准中所占的比例也会越来越重。 ”如果从未来讲,环保也是核心竞争力。 关于道路拥堵费问题,方力称,道路拥堵费是经济政策问题,怎么让其适合北京自己的政策,相关工作正在做。 联合执法可破除地方保护“今年关于京津冀地区联防联控方面有什么具体的措施? ”第五个问题抛给方力。 方力回答,春节后马上召开第二次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联防联控工作会议,一方面分享大气污染治理经验,同时统一对重污染情况的预测会更加准确,对重污染应急提供保障。 他还特别强调,加强联合执法,破除地方保护也是很好的机制。 处罚手段需要新技术支持记者提出的第六个问题是“各界都希望条例出台可以重拳治霾,处罚方面的技术手段有哪些? ”方力称,现在的处罚手段包括遥感监测,“但这仅是一种手段”,肯定要有新的科技手段,对科技也有新的要求。 空气质量预报会越来越准“现在的重污染是根据天气预报进行预判的,会做到什么程度? 重污染天气的发生到实施,中间的环节怎么样,如何做出决策? ”这是记者提给方力的最后一个问题。 方力坦言,空气质量的预报比天气预报难得多,“我们建立在天气预报的基础上进行预报,现在天气预报越来越准,未来空气质量的预报也会越来越准。 ”“我们给自己提的要求,首先进行空气质量预报,按照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级分类。 ”方力称,对于红色预警,尽量要求提前一天预报,这样才有时间让社会了解第二天怎么实施。 对于蓝色预警,头天晚上通过各种途径让公众知晓,做好防护措施。 发布时间:2014-01-22 21:44:4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sushi/4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