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秋分节气养生保健 内容: 秋分节气养生保健阴平阳秘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要想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气的侵袭。 秋季天气干燥,主要外邪为燥邪。 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使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 同时,秋燥温与凉的变化,还与每个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有关。 要防止凉燥,就得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秋季锻炼,重在益肺润燥,如练吐纳功、叩齿咽津润燥功。 饮食调养方面,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梨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 精神调养方面,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 老人可减少说话,多登高远眺,让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消散。 同时,秋分后,气候渐凉,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 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应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 在精神养生方面,要看到秋季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人们的情绪未免有些垂暮之感,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言。 所以这时,人们应保持神志安宁,减缓秋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同时精神情绪上要看到积极的一面,那就是金秋季节时,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机,登山、慢跑、散步、打球、游泳、洗冷水浴;或练五禽戏,打太极拳、做八段锦、练健身操等。 在进行“动功”锻炼的同时,可配合“静功”,如六字诀默念呼气练功法、内气功、意守功等,动静结合,动则强身,静则养身,则可达到心身康泰之功效。 节气保健秋天是肠道传染病、疟疾、乙脑的多发季节,也常引起许多旧病,如胃病、老慢支、哮喘等的复发,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若疏忽防范,则会加重危险。 发布时间:2014-01-13 08:03:28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sushi/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