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给烟囱“戴口罩” 用科技吹散雾霾 内容: 近日,针对国内雾霾现象,有关部门启动了“首都蓝天科技行动”。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最酷的技术是应用到百姓生活中的技术。 科技在治理雾霾过程中应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对于社会关注的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万钢认为,未来的出路在于提高经费透明度。 最酷的技术是应用到百姓生活中的万钢认为,最酷的技术就是应用到老百姓生活中的技术,改善我们生活条件的技术,使科技和我们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最近,国内局部地区不断出现雾霾现象。 按照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部署,科技部和环保部、北京市共同启动了“首都蓝天科技行动”。 万钢表示,在“十一五”、“十二五”初期部署的“蓝天科技行动”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应用到雾霾应对工作中去,在绿色交通、清洁能源、除尘减排、加强监控等方面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 万钢形象地说,用科技给烟囱戴口罩、给锅炉戴口罩、给大油烟机戴口罩。 万钢认为,解决雾霾问题,最终还是要依靠减少排放。 他以中关村示范区为例,2012年对北京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5%,但耗能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0%。 “可见新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很大,降低排放的空间也还很大。 ”此外,万钢表示,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也是一个利用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的有益探索,希望今后能够进一步改变电动车运营模式,更多与互联网结合起来,方便大家查询使用。 管好经费提高透明度万钢介绍道,近几年来,全社会研发资金投入随着中央财政投入的快速发展,去年首次超过了1万亿元。 基础研究投入从2008年的220. 8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498. 8亿元,年均增长22. 6%。 他一再强调应该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对于基础研究,不能只靠竞争,一定要有稳定的支持。 一方面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另一方面也要管好经费。 万钢说,“科研经费管理出现过一些问题,甚至是恶性问题,我对此感到愤怒、痛心和错愕。 ”万钢解释说,“愤怒”是因为科研经费“用的是纳税人的钱”。 据悉,科技部加强了经费巡视制度,建章立制。 万钢强调,在调整过程中,需要强调法人的作用。 “无论是科技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要接受监督,在监督中不断改进自己。 ”“目前我们有审计部门的监督,但更重要的是加强社会的监督。 ”要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拓宽项目推荐渠道,进行痕迹管理以保证追溯过程不留漏洞,加快拨款速度,加强项目经费预算的评审等。 万钢认为,比管理更重要的是提高透明度。 “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是坐在同一条船上,都要负责任,重要的是要增加透明度。 ”万钢表示,科技部自身也在着力建设一个透明且各部门在一起的科研信息部署机构,课题立项的内容、结题内容都会公开发布在官方网站上,“让同行业、相关企业看看”。 万钢说,以往对于出现的问题往往采取的措施是进一步加强管理,以后的科研课题经费使用情况至少要在本课题或本单位内部公开,对于科研经费竞争中落选的单位要告知专家评审结果供其改进,同时调整经费比例,增加基础前沿方面稳定长期的支持。 (记者潘旭涛) 发布时间:2013-10-21 13:45:2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sushi/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