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从日本到大理,一家4口种稻养牛耕田,改造小木屋,日子过成田园牧歌 内容: 小木屋隐于村子的尽头,一路要穿过茂密的野花杂草丛;孩子们在乡野长大,没有ipad,却有更多的野趣。 一切遵循的是东方的 “无为”,坚持自然的平衡与和谐。 ▲《杂草丛生的小径》 第八曲他叫上条辽太郎,坐在他身边的,是他的妻子阿雅,怀里抱着的,是他们的两个孩子,和空、结麻。 曾经,他和身边的大多数人一样,小学,中学,按部就班的学习,不出意外的话,大学毕业后会进入职场中谋生活。 ▲ 在学校还组了一只乐队然而,在考入大学的第二天,不安分的他就跑到老师那里,说自己不想去上课,想要去环游世界,还把自己的计划一点一点讲给老师听。 同学们都以为他疯了,没想到,老师竟然被他打动,允许他只要完成作业,就可以不用来上课。 就这样,没有拿家里一份钱他用破纸板做了张路牌,背起背包,踏上了环游世界的旅途。 ▲在日本冲绳看到火山爆发在这段时间,他见识到了很多书本无法讲述的景观。 偶尔也会跑到城市里打工赚钱,积攒路费,然后继续旅行。 ▲在澳洲的流浪与旅行▲与当地人的合影但在旅途中,他也没有停止学习,坚持每天学习四个小时,保证学业能够顺利进行。 ▲和阿雅在内蒙古他本以为,自己会一直这样在全世界到处流浪,没想到,在旅途中遇到了妻子阿雅。 两人在内蒙古旅行时,阿雅怀上了他的第一个孩子,身为父亲的责任让他决定安稳下来。 孩子出生在中国,这让他相信这里是一块福地,两人一商量就决定在中国定居下来。 喜欢温润气候的两人,从蒙古草原一路南下。 在苍山洱海的大理,他们停下了脚步。 穿过长满杂乱而茂密草丛的长廊,七拐八拐,在村子的尽头,便是辽太郎和妻子阿雅的屋子。 古城没有花样繁多的玩具,就用轮胎和麻绳做成一张秋千,屋子内,依照大理统一的规格,全部使用了木构架的结构。 为了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环境,他想起在途经印度时,学到的自然农法,便在村子边租下几亩菜地自己种菜。 所谓自然农法,就是不用任何方法,任其自然生长,说白了,没有农化没有化肥,就让那块土壤自然地生长。 春开百花秋收豆,一切都像最初的样子。 一切遵循的是东方的 “无为”,坚持自然的平衡与和谐,最大的差别是不挖地,以免伤害土里的小虫子。 当然,自然农法也不是什么都不管,播种时,栽培间距要留到足够大,以免风一吹,作物间相互摩擦会不舒服。 太郎解释道,“不开心的作物怎么会长好呢。 ”一开始,看到他这么搞,村里的农民都劝他,觉得收成肯定不好,没想到,在大理肥沃的土壤中,每亩地都产出了最丰厚的果实。 而来到大理不久,大儿子和空就出生了。 对于孩子的教育,他说其实和农法是一样的,”在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能给太多东西,不然他长大之后就不结实,但是必须要有一些东西,够了就可以。 “没过多久,二儿子也出生了,两人给他取名叫做“结麻”。 他们的童年不似城里孩子那么多功课,大自然教会了他们许多。 一有空闲时间,太郎和阿雅就会带着孩子,到农田里,到山川里。 也许正因为是在乡野中长大,虽然没有ipad这样的玩具,但他们的脸上,却是红扑扑的健康色。 种地干活,当然也会让太郎觉得很辛苦,但他说,但更多的是幸福,对耕者来说,辛苦就是幸福。 爱好音乐的他,也没有放下自己的兴趣,得空就会拿起乐器演奏一曲。 屋子在阿雅的打理下,也变得井井有条。 现在太郎有两亩的土地用来种水稻和麦子,还有七八分土地种蔬菜,家里平时吃的都是自己种的,酱油、味精、醋、酒也是自己做的。 就连护肤品也有着自己独家的秘方,以当地的火麻油为原材料,兑水熬制,没有化学添加剂,反而更安全。 吃不完的果蔬,他会蹬上三轮车,送到集市上,每天早上五点便起床摘菜,然后骑三轮车送去。 因为早上五点半摘的,是最好的菜,最新鲜。 因为健康放心,很多人都喜欢他的作物,每一次都会倾销一空。 内心坚定,生活简单而快乐,最好的人生,不需要太多,让一切回到它最自然的生长,这就是辽太郎一家人的生活。 发布时间:2017-06-28 21:10:4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sushi/16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