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有一种自在 叫做水月观音 内容: 1·在首都博物馆“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的元代展厅内,有一件观音菩萨像特别引人注目,它就是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2·水月观音之由来,目前学术界一致认为与中唐画家周昉有关。 周昉根据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的布呾洛迦山中的观自在菩萨,而“妙创水月之体”,并在各地很快流传开来,成为后世三十三观音之一。 晚唐、五代时期水月观音像已在各地寺院壁画中能够见到。 北宋以后水月观音的影响日渐扩大,成为后世观音造像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 3·“水月”意为“水中之月”,在佛经中寓意佛法皆无实体。 身后的一轮圆月可以说是水月观音的标志。 水月观音在早期佛教经典中并没有出处,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而产生的。 五代时期所见的水月观音为男性形象,面部有胡须。 宋代人们对水月观音的崇拜已深入到民间各个阶层,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所见水月观音形象已演变为女性形象,面容娇美,体态婀娜多姿,雍容典雅,充满了智慧和慈爱。 4·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镇窑创烧的釉色品种,青白釉来源于瓷器的釉色,又称影青,是介于青白之间的一种釉色,青中泛白或白中闪青,故称。 釉面莹润如玉,敲之声音如磬,被当时人称为“假玉器”。 多见刻花、划花及印花装饰,并有各种各样的瓷塑。 元朝在瓷业产区景德镇设浮梁瓷局,专门生产宫廷及皇家用瓷,烧造出了像青白釉观音菩萨像、青白釉多穆壶及一些艺术水平较高的青花瓷,对景德镇制瓷业进行了统一管理,促进了元代瓷业的发展。 5·五代或北宋时期,10世纪中叶~末期 绢本设色:高70. 5厘米宽55. 0厘米 英国博物馆 关于“水月观音”这一主题,在伯希和收藏品的有天福八年(943年)纪年的华丽的《千手千眼观音图》(参照伯希和图录《敦煌的幡和绘画》篇图版101)的下栏左侧的长方形题笺中有明确记录。 但与那背后只绘一轮满月的像相比,本图的像却加了同心圆的条状头光和背光。 这一点,在后面介绍的纸绘《水月观音图》与伯希和收集品的绘画更接近。 三件中,观音都是一手执小柳枝,一手持净瓶,周围环绕著竹子。 7·张大千 水月观音8·张大千 水月观音9·张大千 水月观音10·安岳毗卢洞紫竹观音 11·南宋金丝楠木雕水月观音12·辽 水月观音13·辽代 柳木拼雕水月观音14·辽代 水月观音15·金代 木雕水月观音 荷兰阿姆斯特丹 RIJISMUSEUM艺术博物馆16·明 木雕水月观音17·象牙雕水月观音 发布时间:2016-10-19 19:11:2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sushi/1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