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被密集囚禁的动物,被大面积污染的土地,关于工业化养殖的真相,你知道多少? 内容: 小伙伴们还记得六月份ChinaFit 在北京举办的营养与素食论坛吗? Hazel主持了其中的一场主题沙龙,而这场沙龙的主题就是“工业化养殖正在怎样改变人类的命运? ”在讲这个主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样的农场是工业化养殖的农场? 什么样的农场是工业化养殖的农场? 工业化养殖是指将工业上的那种青菜、学五机械化生产规律套用于农业上。 这类农场大多有这两种特点:一是动物单位,工业化养殖的农场用动物单位来界定规模;二是养殖条件,他们大多在室内养殖动物,以一种集约化的方式来养殖,动物都局限于厂房窄小的空间中。 比如在15m×150m的 里厂房里面养殖两万五千只鸡,这相当于每只鸡的立足空间大约只有1张A4纸的大小。 再比如,工业化养殖担心母猪压到小猪,会让母猪一直保持四脚朝天的姿势不能翻身。 在工业化养殖场中,动物被当成物品来对待,为了不让它们在狭小空间内相互伤害,他们拔掉牛的犄角,剪掉猪的尾巴,去掉了鸡的喙。 动物是有感觉的,他们喜欢广阔的大自然,喜欢和家人在一起,而不是在昏暗的养殖场里等待死亡。 工业化养殖的兴起工业化是在二战后,1950年左右从美国开始兴起的。 战争结束后,玉米过剩,谷物价格低廉,农民难以生存。 美国政府为了安抚农民,对于肉类养殖业实行了政策补贴,加上科技上的发展,人们发现了这种节省空间的饲养方式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可以让动物在室内养着,于是工业化养殖开始兴起。 在美国,你有时候会发现,工业化养殖的肉类会比蔬菜的价格更低,这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政府补贴。 而推动工业化养殖的力量,不止来源于政府,更来源于消费者对于肉类的需求。 二战后美国人民的生活开始得到改善,在以前肉属于富人吃的,二战后美国的穷人渐渐开始脱贫,便也觉得自己需要吃肉,觉得吃肉是一种高端的消费方式。 在企业在竞争和扩张的过程中,随着肉类需求增加,传统的农业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扩张,所以找到了对他们来说最有益的方式——工业化养殖。 工业化养殖对于环境的破坏大概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工业化养殖是一种现代化,高科技、高效的农业。 但实际上这种集约化的生产带来的,工业化养殖场每天所产生的大量的废物废水,将对周边的地下水、土壤和空气都造成严重的污染。 有些地方为了开辟出用于工业化养殖的土地,甚至砍伐了大片的树林。 养殖场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将动物终身监禁在狭小的牢笼中,这种集约性养殖,变导致了猪流感、禽流感的出现。 而为了防止动物生病,养殖场对动物使用了大量的抗生素,这些抗生素最终残留于食物中。 而为了促使动物更快的生长,养殖场在饲料中加入了砷,而这些砷通过动物的粪便,即所谓的有机肥料,这导致一些有机蔬菜的砷含量超标。 而这些最终都将返回到人类身上。 除了自然环境,工业化养殖对于社会环境的破坏也是极大的。 有数据显示,屠宰场周边的犯罪率比其他地区都要高。 屠宰场的工人的入职培训便是将动物当成没有感情的物品,而不是像人类一样有感情的生物。 这些工人大多贫穷,他们每天待在阴暗恶臭、疾病滋生的空间里,机械的屠杀着手中的动物,将它们切成块,每天听着它们的尖叫声,看着它们扑腾挣扎,这对于工人们的内心产生极大的伤害。 如何终止工业化养殖? 之所以会大量出现这样的工业化养殖场,归根究底,还在于大家对于大家对于肉类的需求。 美国95%的肉蛋奶都是工业化养殖出来的,而且美国的小孩已经养成了吃垃圾快餐这种饮食习惯。 而这些需求的存在使得政府和大企业继续工业化养殖的模式。 而中国人口众多,这种肉食的需求更大,更出现进口国外的肉类的情况。 很多人都以为国外的食物更健康,而实际上,美国养猪的标准比中国低,美国的农场甚至允许打瘦肉精。 在一些发达国家中,人们走上街头游行,抵制工业化养殖。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受到了发达国家工业化养殖的影响,在巴西、巴拉圭、阿根廷,工业化养殖也在开展当中,这导致了企业与当地的农民进行流血对抗。 工业化养殖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弊端,被监禁在暗无天日牢笼里的动物们,因这种集约养殖而爆发的传染疾病,还有遭受破坏的自然环境,各种杯抗生素、激素污染的食物被端上餐桌。 我们常常把吃肉作为一个富裕的象征,认为吃肉才会有营养。 当吃肉的需求巨大,那么工业化养殖无可避免。 实际上肉食并不是一样必须品,蔬菜谷物也可以满足我们日常所需的营养。 如果我们能够少吃甚至拒绝一些肉食,减少对于肉食的需求,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化养殖带来的危害。 最后,用MFA悯惜动物的这个视频来结尾。 《2分钟告诉你为什么以及如何终止工业化养殖场》Be the change,从我们的餐桌开始~ 发布时间:2016-09-21 14:25:48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sushi/14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