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人类的瑰宝:布达拉宫 内容: 怀揣信仰的人们向往布达拉宫,并不为追逐千年前吐薯王朝的空前盛世,不为追念唐蕃古道上的漫漫风华与爱情传奇,也不为拜谒白宫里深居的宗教领袖,人们只为在追寻内心寂静的途中与它相见, 只为它是人们心中向往的布达拉。 (来源:摄影部落 摄影:leetony)人类的瑰宝:布达拉宫“布达拉”是梵文“普陀珞迦”的变音,普陀珞迦是观音大士的净土,布达拉宫是圣城中的圣地。 虽然满世界的人都在向往布达拉,但它永远让人无法参透。 布达拉宫是一座天空之城,它海拔3750米以上的高度,绝对称得上是世上最高的城堡,向上斜倾的城墙,像是一座巨大的火箭发射塔,整个城堡仿佛随时会飞上云端。 之所以说它是天空之城,并不在于它的高度和外形,更在于它的名字一样,它是人们精神朝圣的净土,亦如普陀山之于内地。 每天这里都有人围着外墙边的转经筒! 口中念念有词”唵嘛呢叭咪吽”,虔诚祈祷。 或亲登布宫! 感受它悲悯地注视着凡尘,为众生灌顶! 从正面广场经过,你会感受它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 从西南角的药王山,你能拍下它的雄伟英姿! 从背后的龙王潭,你又会看到一个湖光粼粼的秀美布宫。 布达拉宫,这集宗教、历史、艺术和建筑于体的人类瑰宝,也从来不缺少浪漫和温情。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爱情故事从这里流传,藏王先于公主10年西去,10年恩爱铸就不朽传奇。 仓央嘉措在这里写下了那首广为流传的“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皎洁的月亮,年轻姑娘的面容,浮现在我的心上“。 “它不是由人建造的,而是长在那里的,与周围的环境极完美地结为一体。 ”这是上世纪30年代,英国人查普曼对布达拉宫的描述。 长在那里,以石为基,与山一体,这个石头的宫殿千年来一直在不断地“生长”! 从高度殿堂,到文化艺术,置身布宫仿若遨游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晨光乍现,佛光普照! 佛有悲悯之心,灌顶注入,得以宽恕! 今日的布达拉宫,已然成为藏民族信仰的精神象征。 布达拉宫不再是谁的居所,不再是赞普的宫殿,它已脱离原来赋予它一切象征意义的人的限制,自我升华成了文化的一部分。 怀揣信仰的人们向往布达拉宫,并不为追逐千年前吐薯王朝的空前盛世,不为追念唐蕃古道上的漫漫风华与爱情传奇,也不为拜谒白宫里深居的宗教领袖,人们只为在追寻内心寂静的途中与它相见,只为它是人们心中向往的布达拉。 我相信,一千个人心中会有一千个布达拉宫。 无论,你信或者不信,布宫就在那里,不来不去;无论,你见或者不见,布宫就在那里,不生不灭;无论,你念或者不念,布宫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来,走进布达拉宫,或者让布宫住进你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来源:摄影部落文、摄影:leetony) 发布时间:2016-09-07 14:41:0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sushi/14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