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他带着100多名老外,追豹子,找猴子,扮熊猫,历时三年,只是为了《我们诞生在中国》 内容: 万物有灵,皆可入诗,这是生命的力量。 《我们诞生在中国》这里是地球的最高点,被称为第三极。 喜马拉雅山区,常年冰雪覆盖,天气瞬息万变。 难得静谧的晴天,风和日丽。 一个纤细矫健的身影,闪电般在石崖上飞过,它是三江源雪豹达娃。 距离达娃很远的东边,中国四川高山峡谷,海拔1500到3300米。 大片原始森林,隐匿其中。 古树参天,郁郁葱葱。 远远过来一个娇小的身影,双脚走路,像个孩童。 它是林海精灵,川金丝猴淘淘。 卧龙竹林里的丫丫、美美,可可西里草原上奔跑的藏羚羊,一群群飞起的丹顶鹤····这不是《动物世界》,也不是纪录片。 这是导演陆川带着100多个老外,整整历时三年,才拍下的“大电影”。 在美国,这叫做“自然电影”,中国还没有。 《我们诞生在中国》,无疑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自然电影。 2004年8月,陆川执导的电影,《可可西里》公映。 《可可西里》,为陆川打开一扇窗户,让他深刻感受到野生动物的生存困境,让他了解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可可西里》,也拯救了一个族群。 藏羚羊种群从当时的九千多只,变成现在十几万只,终于摘下了濒临灭绝生物的帽子。 所以,当迪士尼找到陆川,想以中国的野生动物和自然环境为主角,拍一个不是纪录片的自然电影。 除了疯狂和不安,陆川感到更多的是机会难得的兴奋。 制作周期只有三年,制作预算只有1000万美金。 在中国电影市场,这些钱只够拍一个小清新爱情戏。 没有犹豫,陆川和他的幕后团队,顶着压力,踏上征程。 这是一支迪士尼顶级摄影团队,曾经打造出《疯狂动物城》、《超能陆战队》等迪士尼经典电影。 奥斯卡金像奖得主、金牌制片人罗伊·康利,也为之再次出山。 不是商业大片,没有高额的利润,世界上最会拍野生动物的一行人,拿着微薄的薪水,扛上沉重的设备,跟着陆川,走进中国。 为了寻找中国最美的自然风光和富有特色的物种栖息地,来自法国、英国、美国、德国四国的五位摄影师分为五组,进行了长达18个月的跟踪拍摄,深入卧龙、神农架、可可西里、三江源、盐城等多个自然保护区。 经过长达半年的严格筛选,他们最终决定影片的三位主角:雪豹、川金丝猴和国宝熊猫。 配角:藏羚羊,丹顶鹤。 群演:狼、土拨鼠···雪豹最难拍。 口蹄疫的爆发,岩羊等传统猎物的骤减,导致雪豹的活动半径,从原来的25公里扩大为80公里。 顶着寒风,苦等一两个礼拜,才能拍到一个有用的镜头。 运气差了,就要等上一个月。 时晴时雨的天气,神出鬼没的雪豹,常常把摄影师搞崩溃。 直到拍摄的最后三个月,他们才在世界上第一次,用4K高清记录到雪豹达娃的镜头。 没有CG,没有灯光,无法摆拍,想要精确拍出金丝猴的特质,就连最有经验的摄影师,也捏一把汗。 跟猴子们厮混在一起。 他们必须对金丝猴的习性足够了解,才能将它们拍生动,哪怕阳光下闪闪发光的一根毛发。 当然,他们还要时时防备,淘气的猴子蹿出来,摔碎昂贵的滤镜。 为了拍到熊猫放松下来哺乳的状态,摄影师们穿着厚厚的熊猫衣服,在将近40度的潮热天气里,一动不动地趴在那儿拍。 “我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极端的拍摄。 ”是每个参与的摄影师,发自内心的感触。 艰难还不止如此。 “这是一部以动物为题材的故事片,不是单纯记录的纪录片。 ”陆川再三强调。 拍雪豹的爱情,川金丝猴的家庭,熊猫的母女情···这听起来是那么不可思议。 创作剧本,拍摄素材,还要在已有的有限的素材中,发现故事和情节。 纪录片的纪实拍摄手法,无法掌控的动物演员,寻觅、等待、再寻觅、再等待,三年坚守,终换来整整350小时的素材。 反反复复剪辑,不下十遍,整整一年时间,剪成76分钟的成片。 继《疯狂动物城》、《奇幻森林》之后,《我们诞生在中国》,被称为迪士尼年度“动物三部曲”最真章。 这部完全由动物出演的电影,融合了动物、四季和轮回,用一种独特的视角,讲述中国的爱与生命。 2004年8月的《可可西里》,2016年8月的《我们诞生在中国》,对于陆川来说,12年更像一个轮回。 他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像《可可西里》一样,不仅只是讲了个故事,更能让我们静下来思考,关于生命,关于信仰。 你知道吗? 超过一半的摄影师们都是素食者哦! 发布时间:2016-09-01 15:23:3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sushi/13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