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56岁,他隐居山野当石匠;20年,敲出心中的奇幻世界 内容: 以GDP为导向的中国建筑,有着雨后春笋般的中国速度。 生得迅速,死得突然。 一栋承载着家族记忆的祖宅,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古装剧中才可以重温的梦。 但在贵阳,有这样一位石匠,用20年时间建成了一座奇幻城堡。 “建成? 才刚开始呢! 或许会像愚公移山般子子孙孙孙无穷尽! ”他叫宋培伦,花溪夜郎谷谷主。 每次听他的故事,就想起黄药师和桃花岛的传说。 他用20年的坚持,把中国人的侠客梦和田园情都照进了现实。 “花溪夜郎谷”萌生于1993年:宋培伦参观美国“总统山”时被震撼到了。 震撼到他的不是那四尊总统头像,而是一个印第安家族三代人,花60多年时间建造的印第安英雄“疯马”巨型雕塑。 宋培伦被印第安人版“愚公移山”故事感动。 他想起他一直关注的贵州少数民族,他们也如同印第安人一般,在强势文化渗透时,民族性慢慢消逝。 1996年,宋培伦放下了他那数不清的标签:辞去了大学教授职务,不当“旅美艺术家”,拒绝了所有商业项目,就连成名的漫画也不画了。 他觉得自己应该停下脚步,思考自己该过什么样的生活;要全神贯注做一件传世的作品。 他在贵阳最偏僻的角落,穷毕生积蓄流转了三百亩山林。 他要在这儿生活一辈子,穷一生之力完成一件作品,他不想让自己的生活和心血像以前的作品那样,最终毁于推土机。 1986年,他曾经建了个画家村。 试图把艺术家引入农村,以艺术带动经济的方式来保护古村落,可惜画家村被拆了,因为“艺术村落”理念太超前。 流转土地不是想做地主,他只想用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的作品,就像父亲呵护未成年的儿女。 他选择石头来构建内心的奇幻世界。 不用木头,因为木头会腐烂,还会消耗森林;也不用金属,因为金属会生锈,采矿会造成污染。 他把自己的艺术归结为“大地艺术”:作品应该自然、环保,与大地融为一体。 夜郎谷所处的土地,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漫山遍野都是石头。 石头是最廉价、普通而最自然的材料,而且最持久。 这正合宋培伦心意:无论是欧洲的古堡、玛雅的神庙,还是吴哥窟,都是石头铸就。 他希望打造一座屹立千年的城堡,石头是最好的选择。 用铁杵翘起石块,叠成高大而突兀的石柱,先民的男性崇拜直抒胸臆;捡来废弃的陶片,给雕塑贴出眼睛嘴唇,粗狂线条凝结出神秘微笑;用几何化的图案,拼接出各族逝去的图腾,有的已记不清有的已入心;……有人认为这是生殖崇拜、粗俗不堪;是幼童涂鸦,无章法技法可言;还有人认为这些原始落后的画面怪力乱神,会给贵州带来负面影响……宋培伦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赤子之心,道法自然,返璞归真。 既然天真烂漫的想象,鬼斧神功的造型别人都不接受,那就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 这一躲就躲了整整二十年。 每天早晨睡到自然醒来,先伺候好年过九旬的母亲;再带着猫狗穿越寂静山林,和林间松鼠树上鸟嬉戏;然后寻找他的“老伙计们”一起“搭积木”;“老伙计”是附近的村民,要搭的“积木”便是石头城堡。 以GDP为导向的中国建筑,有着雨后春笋般的中国速度。 生得迅速,死得突然。 一栋承载着家族记忆的祖宅,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古装剧中才可以重温的梦。 但在贵阳,有这样一位石匠,用20年时间建成了一座奇幻城堡。 “建成? 才刚开始呢! 或许会像愚公移山般子子孙孙孙无穷尽! .. 以GDP为导向的中国建筑,有着雨后春笋般的中国速度。 生得迅速,死得突然。 一栋承载着家族记忆的祖宅,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古装剧中才可以重温的梦。 但在贵阳,有这样一位石匠,用20年时间建成了一座奇幻城堡。 “建成? 才刚开始呢! 或许会像愚公移山般子子孙孙孙无穷尽! ”他叫宋培伦,花溪夜郎谷谷主。 每次听他的故事,就想起黄药师和桃花岛的传说。 他用20年的坚持,把中国人的侠客梦和田园情都照进了现实。 “花溪夜郎谷”萌生于1993年:宋培伦参观美国“总统山”时被震撼到了。 震撼到他的不是那四尊总统头像,而是一个印第安家族三代人,花60多年时间建造的印第安英雄“疯马”巨型雕塑。 宋培伦被印第安人版“愚公移山”故事感动。 他想起他一直关注的贵州少数民族,他们也如同印第安人一般,在强势文化渗透时,民族性慢慢消逝。 1996年,宋培伦放下了他那数不清的标签:辞去了大学教授职务,不当“旅美艺术家”,拒绝了所有商业项目,就连成名的漫画也不画了。 他觉得自己应该停下脚步,思考自己该过什么样的生活;要全神贯注做一件传世的作品。 他在贵阳最偏僻的角落,穷毕生积蓄流转了三百亩山林。 他要在这儿生活一辈子,穷一生之力完成一件作品,他不想让自己的生活和心血像以前的作品那样,最终毁于推土机。 1986年,他曾经建了个画家村。 试图把艺术家引入农村,以艺术带动经济的方式来保护古村落,可惜画家村被拆了,因为“艺术村落”理念太超前。 流转土地不是想做地主,他只想用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的作品,就像父亲呵护未成年的儿女。 他选择石头来构建内心的奇幻世界。 不用木头,因为木头会腐烂,还会消耗森林;也不用金属,因为金属会生锈,采矿会造成污染。 他把自己的艺术归结为“大地艺术”:作品应该自然、环保,与大地融为一体。 夜郎谷所处的土地,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漫山遍野都是石头。 石头是最廉价、普通而最自然的材料,而且最持久。 这正合宋培伦心意:无论是欧洲的古堡、玛雅的神庙,还是吴哥窟,都是石头铸就。 他希望打造一座屹立千年的城堡,石头是最好的选择。 用铁杵翘起石块,叠成高大而突兀的石柱,先民的男性崇拜直抒胸臆;捡来废弃的陶片,给雕塑贴出眼睛嘴唇,粗狂线条凝结出神秘微笑;用几何化的图案,拼接出各族逝去的图腾,有的已记不清有的已入心;……有人认为这是生殖崇拜、粗俗不堪;是幼童涂鸦,无章法技法可言;还有人认为这些原始落后的画面怪力乱神,会给贵州带来负面影响……宋培伦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赤子之心,道法自然,返璞归真。 既然天真烂漫的想象,鬼斧神功的造型别人都不接受,那就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 这一躲就躲了整整二十年。 每天早晨睡到自然醒来,先伺候好年过九旬的母亲;再带着猫狗穿越寂静山林,和林间松鼠树上鸟嬉戏;然后寻找他的“老伙计们”一起“搭积木”;“老伙计”是附近的村民,要搭的“积木”便是石头城堡。 二十年前,当宋培伦开始建夜郎谷前,村民的营生便是开山炸石头卖,因而每个人都练得一手好石艺。 宋培伦说,炸石头卖多没劲,我们一起用石头“搭积木”吧。 宋培伦把心中的图像比划出,村民教他如何堆石最省力。 “搭积木”的游戏一玩就是二十年。 宋培伦他把村民训练成“大. .二十年前,当宋培伦开始建夜郎谷前,村民的营生便是开山炸石头卖,因而每个人都练得一手好石艺。 宋培伦说,炸石头卖多没劲,我们一起用石头“搭积木”吧。 宋培伦把心中的图像比划出,村民教他如何堆石最省力。 “搭积木”的游戏一玩就是二十年。 宋培伦他把村民训练成“大地景观”设计师,村民也把风度翩翩的艺术家调教成老石匠。 很多人在这游戏中年华老去,甚至离开了这世界,但“老玩童”宋培伦却越玩越起劲。 宋培伦的理想,是让这里成为贵州乡土文化的活态展示馆。 他在山谷里搭载了一个水上戏台,他希望贵州各民族在水上演绎自己的生活。 他希望这里能成为时空隧道,通往贵州各族失落的梦幻空间。 每一个奇幻城堡,里边都能塞满各民族奇幻的想象。 ……他不关心世事,他只想在夜郎谷中终老。 吃饭用的碗和盛菜用的盆,都是骨灰盒盖。 生和死都只不过一抷黄土,没必要分得那么清。 二十年,夜郎谷经常建不下去,村民们就主动提出让他先别发工资,甚至主动借钱给他让他继续打造。 因为二十年来,夜郎谷已经不再是宋培伦的私家城堡,早已成为了所有参与建造者的精神家园。 甚至有慕名而来的外国人,希望自己的设计能成为这奇幻城堡的一份子。 宋培伦说这奇幻城堡,可能永远也不会完工,可能随时都可以建成。 因为他所有的作品,都是自己创作一半,另一半交给自然。 你可以控制自然的进度,但不要试图干预自然的节奏。 但干预自然的步伐还是涉足了这片土地:二十年前远离城市,来到这片荒原隐居,但如今城市的扩张已经到了夜郎谷内。 宋培伦很谈定:二十年建设的河谷这端被破坏,那就在河谷另一端另起炉灶,大不了再花二十年。 ▲夜郎谷1998. 5▲夜郎谷2002. 5▲夜郎谷2007. 5▲夜郎谷2008. 5▲夜郎谷2009. 5▲夜郎谷2016. 6宋培伦希望自己能再庇护夜郎谷二十年:二十年后,夜郎谷就已经四十岁了。 我希望我能活到它凭自己的价值不被拆的那一年! 从1996年到2016年,20岁的夜郎谷还未长成,76岁的石匠还未老去。 他们都在期待一起成长的另一个二十年“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 ”许巍的新歌唱出了多少人的梦。 但梦对很多人来说只是盗梦空间。 我们大多数人在人生刚刚开始时就学会了苟且。 其实,梦想这东西,就像那片海,什么时候追求都不晚。 你只要想明白:是不顾一切,还是值不值得! 后记生活是否有另一种可能? 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寻找和记录的。 发布时间:2016-07-23 12:25:4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sushi/1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