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生死关头 动物的情感震撼人心! 内容: 它们的爱与人类无异 每逢秋风起,北方人开始贴秋膘,讲究吃羊肉。 南方人也进补,“秋风起,三蛇肥”,自从闹过非典以后,蛇已经不太受人欢迎了。 蛇得救了,但别的动物遭殃:珠海曾经有家餐厅在后院拴一头驴,顾客可以到跟前,指着驴身上随便哪一块说:就这儿! 屠夫就当场给你血活地割下来。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残忍是占了不小章节的。 想起三件与动物有关的事儿——生死关头它们的情感震撼人心“周老虎”周正龙所在的秦岭山区,也产金丝猴,民国的时候金丝猴大概不属保护动物,可以捕杀,剥皮卖钱。 猴皮值钱,但也不太好捕,加之那时候的猎枪不像现在高级,主要是人心没现在这么坏,于是就更稀罕。 据山区老人回忆,那时候政府或军阀派壮丁,即指定谁家出男丁当兵,叫吃粮当兵。 当兵一去就几乎无音信,很多人家,儿子去吃粮当兵了,就等于没这个儿子了,所以人是不愿意当兵的。 不当兵即不出丁可以,用钱买——后来出钱买也不行了,买不到人了,就派兵去抓,这就是抓壮丁。 一切生灵与我们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仅仅是形体有异智慧不等。 可以出钱买丁的时候,也可以换。 拿什么换? 当然是值钱的的东西,比如一张金丝猴皮就可以抵一个丁。 于是,金丝猴就遭了殃了,猎人到山里猎杀金丝猴。 有个老猎人回忆说;惨得很! 有一回进山,看见两只金丝猴,一大一小,是母子。 猎人悄悄地瞄准,刚要扣扳机,不料脚下出了动静,让金丝猴发觉了。 但因为猎人与猴离得太近,金丝猴就是跑,也在射程之内。 于是那老猴子超着猎人跑过来,主动迎着猎枪,饮弹身亡,为的是救小金丝猴逃跑。 那猎人自此以后,收起猎枪,再也不上山打猎了。 母爱,从来就不是人类专有。 关于生死关头,动物表现出的许多举动,用人所创造的“义”、“爱”等字都难以涵容——明代宋濂有篇笔记《猿说》,说的是广西横县,当时叫昌平,这里也产金丝猴。 小金丝猴不离母猴,但是母猴子很不好抓,猎人就用涂了毒药的箭射之。 中了毒箭的母猴知道自己不能活了,就趁气绝之前,疯狂地将自己的乳汁挤出来洒到林中树叶上,给小猴子吃。 猎人杀母猴是为了抓住小猴子用来驯服。 等猎人剥了母猴的皮,小猴子躲在树上不下来,也不逃走,它要看着已经被射杀的母亲。 猎人是这样诱捕小猴子的:用鞭子打母猴的皮,小猴子在树上看着受不了,“悲鸣而下,敛手就制”,小猴子被抓住了,但是自此每天晚上睡觉,都要睡在母猴子的皮上它才能睡着。 有的小猴子被抓住了,会抱着母猴子的皮拼命地跑着叫着,直至力竭而死。 人心之毒,无以名状;而动物之爱,惊天动地。 发布时间:2016-06-30 13:09:0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sushi/1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