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端午,看屈原笔下的花木穿越时空 内容: 余 既 滋 兰 之 九 畹 兮又 树 蕙 之 百 亩畦 留 夷 与 揭 车 兮杂 杜 衡 与 芳 芷《楚辞·离骚》香草美人,英雄愁绪,自古便是人与自然的缠绵一本《楚辞》,更是东方植物美学的集大成者今天书中植物有的已经消失,有的换作他名它们或陌生或熟悉或久违,不变是陪伴端午,看屈原笔下的花木穿越时空赏《楚辞》香草,应景而美好1木兰古又名:兰今名:玉兰;木莲科别:木兰科木兰科植物,大多花色鲜艳,香气浓郁因其“花香如兰似杜”,也称为“木兰”、“杜兰”古代文学作品中,兰桂常一起提及,象征君子志行2留夷今名:芍药科别:牡丹科芍药初夏开花,白色最常见,扬州芍药艳冠天下唐宋后,御花园、寺院、庭院等栽植为观赏花卉古时男女惜别时常互赠此花,因此芍药又名“将离”3茹今名:柴胡科别:伞形花科古人相信吃此草可以“死而复生”植株成年硬化后,可供作柴薪根名“柴胡”柴胡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山坡地上,不耐水浸4藑茅今名:旋花科别:旋花科“藑茅”(qióng máo),今名旋花指美玉一般的茅草,大陆中原地区常见可用于占卜供祭,地位如美玉般尊贵,故称藑茅5椒古又名:申椒今名:花椒科别:芸香科申椒,今名花椒,《楚辞》取之为香木全株均具香味,果实是重要的食品调味料汉代称皇后为“椒房”,取“蔓延盈升”的吉兆植株子多而香,极易繁衍,取子孙满堂之意6胡今名:大蒜科别:百合科大蒜自古用于调味,古人视之为香草《离骚》中将其与肉桂、蕙等香木、香草并提7荷古又名:芙蓉;芙蕖今名:荷科别:莲科《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荷”指的是挺立在水面上的荷叶,“芙蓉”则为荷花荷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中国栽培荷花的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人工栽培荷花,最早为春秋战国时代吴王夫差为西施修建“玩花池”,池中栽种便是荷花8扶桑古又名:若木今名:扶桑;朱瑾科别:槿葵科扶桑为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古人视扶桑为神木,长在日出之处重瓣者艳丽殷虹,形似牡丹,称为“朱槿牡丹”扶桑花朝开暮合,古时以红花为多,故又称“朱瑾”9竹今名:刚竹;桂竹科别:禾本科有文字记载之前,人类就已开始利用竹类殷周时代用竹竿制箭矢、造竹简,并编制竹器晋代开始用竹造纸,东晋军事家用竹造船苏轼诗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10浮萍古又名:萍今名:浮萍科别:浮萍科唐李颀诗:“问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用浮萍寄寓无法安定的心境白居易诗:“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喻见面之难,像漂荡大海中的两片浮萍,身不由己11桑今名:桑科别:桑科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开始种桑养蚕蚕丝用于制衣,桑葚济饥,桑材可制作弓弩、车具幼枝可作薪柴,衣、食、住、行几乎唯桑树是赖、12艾今名:野艾;五月艾科别:菊科“艾”又名医草、冰台、黄草、艾蒿,自古为医用《楚辞》中提到的艾多是作为香草的反衬13马兰今名:马兰科别:菊科马兰长生在潮湿的土壤或水泽旁及山坡上未开花的植株,叶揉之无香味,古人认为其味甚臭加之马兰有时会侵入农地,有诗人视之为恶草14栗今名:板栗科别:壳斗科古代栗类到处可见,原始人类均采集栗类坚果供食《庄子》:“昼食橡栗,暮栖树上。 ”可见栗类在人类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15苦桃今名:山桃;毛桃科别:蔷薇科桃原产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后来传布到世界各地春季桃花如云,“有红、白、粉红、深粉红之殊”长期以来也发展出许多观花品种,单瓣、重瓣兼有16稻今名:稻科别:禾本科稻是古代祭典中的主要祭品中国的稻米栽培起源自华南热带地区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大量稻壳可见在七千年前,华中、华南地区已有大面积栽培17穱今名:麦科别:禾本科穱( zhuō),今名麦。 小麦古名为“来”,为外来远在石器时代,埃及与希伯来人开始种植小麦中国是由边疆地区传入中原,时间在张骞通西域后18苹今名:田字草科别:苹科古人“苹”和“浮萍”不分说“粗大者,谓之苹,小者曰浮萍”苹即今之田字草,根茎入泥,植株不会随水移动浮萍则因叶面下的根较短,不得不漂浮在水面上其实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植物19三秀古又名:芝今名:灵芝;赤芝科别:多孔菌科灵芝,一岁三华,一年三秀,瑞草也芝草一年生三花,所以“三秀”即灵芝但《楚辞》视灵芝为香草,不带有神异色彩20石兰今名:石斛;金钗石斛科别:兰科石兰系指生长在岩石上的兰花,即今日石斛石斛种类很多,全世界约有九十多种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产地包括亚洲、澳洲、及太平洋群岛许多种类已成为重要的观赏植物《本草纲目》中说“其茎状如金钗”金钗石斛便是因此而得名 发布时间:2016-06-09 13:22:18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sushi/12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