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我的心中有一座湖,远山近水入画图! 内容: 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秋水本是杭州西湖畔一位安静的“姑娘”只因杭州市文物部门的一次保护性修缮 却意外成了网红大家感受下。 。。 ▼秋水山庄修缮前秋水山庄修缮后这满满的即视感! 而当你还在关注她的外表时可能你并不知道这座作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秋水山庄早已被改为了一间广为人知的国营饭店而同样一年前有些专家,把蒋经国故居改成快餐麦当劳其实都是为了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名人故居改成快餐店山庄也变成了饭庄广大人民都琢磨着这些专家还会让杭州哪些闲置资源不闲置。 。我莫名的开始担心西湖怕什么,来什么原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西湖居然还是个水产养殖场从2000年开始,杭州西湖以四十万元承包给私人进行经营性捕鱼,迄今已经十六年。 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在1998通过的《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保护条例》中,第25条明文规定:“禁止在西湖内从事经营性养殖活动。 ”所以,你们是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 从前,西湖还没有变成水产养殖场的时候,有人泛舟于西湖之上,微风吹拂,杨柳依依,傍晚泛舟,鱼儿就在小船旁跳跃,如此和谐的画面,也让鱼儿们成为了西湖美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当西湖水产经营权被承包出去后画风变成了这样▼这是要在西湖开农家乐的节奏么? 曾经的西湖,放养着许多观赏性鱼类与西湖共影,也有生活了几十年的大鱼安然地畅游湖底,然而当大规模经营性的养殖和捕杀活动开始后,西湖采用巨网捕鱼,几千米长几千斤重的鱼网撒入西湖,进行拉网式围猎! 如此堂而皇之地把放生池变成了捕鱼场难道这就是专家所谓的利用闲置资源么? 刚开始的几年,在西湖能捕到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大鱼,西湖鱼王也频频登于报端。 可当西湖原生的鱼族被涸泽而尽后,渔民只能靠每年向西湖投放大量鱼苗,才能勉强维持产量。 并且为了经济效益,放养了大量外来的鱼蟹等经济品种,完全改变了西湖的原生态。 曾经生趣盎然的西湖,现在已经沦落成了一池人工养殖场。 不知道以后在人工养殖的西湖,是否还能见到野生的“鱼王”,还能否再看到游人鱼群同欢的场景! 或许你会问为什么阳澄湖可以养大闸蟹而西湖就不能商业性捕鱼呢? 不仅仅因为西湖是旅游胜地当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会发现杭州西湖还有另一个身份! 杭州历史文化悠久,庙宇林立,素称佛地,从灵隐寺的飞来峰到净慈寺传来的南屏晚钟,西湖也成为四周寺庙古刹的天然的放生池,延续千年。 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杭州天竺灵山寺慈云遵式上奏朝廷,以西湖为放生池,而且创立了“放生慈济法门”。 从此以后,西湖四周禁捕鱼鸟,以为祈福,而后代代延续,成为杭州西湖文化沉淀厚重的一笔,并且逐渐融入到了杭州居民传统的生活习俗和民间信仰中。 也正因为如此,“西湖放生”成为了杭州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湖放生,不仅仅体现了佛家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一种博爱的情怀,更是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放生湖,而如今却成了各类水族的受难场! 我的心中有一座湖,远山近水入画图。 西湖很多景观建设和文化艺术挖掘已经有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然而我们不能忽视西湖那水中的生灵和传承的文化。 西湖本应是美丽祥和的,她不应该沦落为一座经营性的养殖场。 作为杭州桂冠上的一颗明珠,请不要让西湖变成杭州的一颗泪珠! 发布时间:2016-05-01 20:29:3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sushi/1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