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最好的风水是人品 内容: (一)从前,有一户人家,请风水先生给父母看坟地。 主人与风水先生往村南,边走边聊。 此时正值杏子黄熟,行至离主人家的地不远处时,主人突然停住脚步说:“先生,咱们不往那走了,先到村西地里看看。 ”风水先生问:“为什么? ”主人说:“我家村南地里有几棵杏树,书上有一窝斑斑(方言,即斑鸠),你看南边杏林上斑斑乱飞,怕是有娃在摘(偷)杏儿呢,咱们这下过去,娃们一害怕,从书上掉下来摔着了咋办呢? ”风水先生将罗盘一合,放入褡裢,向主人一抱拳:“主人家,你这坟地不用看了,埋到阿哒(方言,即哪儿)都是风水宝地,子孙必贤。 ”(二)从前有位风水先生,进山寻找风水宝地,在山里走了几天几夜,迷了路,又饥又渴,疲惫万分。 最后他终于从山上转出来,走到山下一个村子,见一户农家柴门开着,就气喘吁吁地过去叩门。 一农妇正在忙家务,见风水先生叩门,就将他让了进去。 风水先生问:“大嫂,能不能讨碗水喝? ”村妇用葫芦瓢舀了一瓢水,正要递给他,又问了声:“您怎么气喘吁吁的? ”风水先生说:“在山里迷了路,又急又累,又饥又渴,嗓子眼儿都冒烟了。 ”村妇转身从身边的草料筐里抓了一把喂驴的干草,扔到飘里,将水瓢递给风水先生:“给你。 ”风水先生觉得受了莫大的侮辱,但是,面对一瓢水,饥渴交加的他还是接过来,慢慢地吹着干草,小心地喝了起来。 风水先生在这户农家住了几天,农妇一家待他十分周到热情,确是一户淳朴善良的人家。 风水先生在附近看中了两块风水宝地,临告辞,他为感谢农家的招待,想报答,但因心中对那把干草耿耿于怀,就将次一点的那块地指给农家看:“这是块风水宝地,将先人葬于此,家必兴旺。 ”十多年过去了,双方未通音信。 后来,风水先生又一次路过该地,见一户深宅大院的人家正在办喜事,一问,方知是本地最大的富户。 风水先生上门,见大户人家的主妇,正是当年招待自己的那位农妇,那农妇已成了阔老太太。 老太太对风水先生当年的指点十分感激,宾主晤谈极欢。 风水先生忍不住问:“大嫂,当年刚一见面,您为何待我那么刻薄,给我的水瓢里撒了一把干草? ”妇人一愣,继而大笑:“先生误会了,您不是气喘吁吁,说自己几天又饥又渴,嗓子都冒烟了吗? 我把水瓢直接递给您,您要是大口地喝凉水,那不容易把肺喝炸了? 我给水里撒点东西,为了让您慢慢地小口喝。 ”话未了,风水先生已泪流满面。 风水先生姓邵,名雍,世称百源先生,北宋理学家。 感悟:看风水、起名、拜佛求神,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盛行。 以上两个关于风水的故事似乎给我们不一样的启示,我们看风水也好、拜佛求神也好,都是祈祷自己的家人安康、事业兴旺、人生一帆风顺,而这两则故事则告诉你,人品、德行决定了风水。 在您感悟之余,也希望您回忆自己的成功历程,把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与人为善的故事讲给孩子听,让他们明白,父辈之所以成功,靠的是高尚的人品。 发布时间:2016-02-21 17:51:2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sushi/1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