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从生物学了解酵素特性及酵素的作用 内容: (一)体内的代谢作用: A、生物体内的【分解】作用与【合成】作用,称为代谢作用。 (1)分解作用:将【大分子】物质转换成【小分子】的过程。 (2)合成作用:将【小分子】物质转换成【大分子】的过程。 (3)代谢作用需要【酵素】的参与。 B、酵素帮助分解反应时,养分会被分解,并且产生能量。 C、酵素帮助合成反应时,不同的物质会合成新物质,提供生物生长发育。 生物体内分解作用与合成作用,合称为【代谢】作用。 在生物体中,一个分子的麦芽糖可以经酵素作用后,形成两分子的葡萄糖,这是属于代谢作用中的【分解】作用。 生物体中一分子的果糖及一分子的葡萄糖经酵素作用,形成一分子的蔗糖,这是属于代谢作用中的【合成】作用。 蛋白质和淀粉分子等大分子无法直接通过【细胞膜】,所以要经过【分解】作用转化成小分子,才能进出细胞膜,其变化为:甲、反应物:蛋白质à产物:【胺基酸】乙、反应物:淀粉à产物:【葡萄糖】(二)酵素: A、酵素又称为【酶】,是生物体内的【催化剂】。 B、代谢作用:生物体内物质【分解】及【合成】的现象,代谢作用均需要【酵素】的协助。 (1)【合成】反应:分子重新组合,如:将葡萄糖转为肝糖储存在肌肉中(2)【分解】反应:物质拆解成小分子,如:消化作用。 C、酵素的功能:(1)生物体内可分解【养分】、产生【能量】,并合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新物质。 (2)【专一性】:酵素有很多种,不同的酵素会和不同的对象产生反应,分解或合成其它物质。 (3)和淀粉反应的酵素就叫做淀粉酵素(淀粉酶),与淀粉接触后会将其分解为更小的分子,帮助吸收。 D、酵素的特性:(1)是一种【催化剂】。 (2)微量即可催化大量物质进行反应,加快反应速率。 (3)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4)仅【催化】反应,本身并不改变,可重覆进行反应。 (5)特定温度范围内,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6)受【酸碱度】(【PH值】)影响。 (7)在生物体外亦可进行反应。 E、酵素的作用实例:(1)人类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作用的对象是【淀粉】,可使淀粉快速的分解成较小的物质,提供人类所需的能量。 (2)人类体内不具有能消化【纤维素】酵素,所以无法分解纤维素,以获得能量。 (3)草食性动物的消化管中含有能分泌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可以将纤维素分解成提供动物使用的物质,所以牛羊吃草,可以从其中获得能量。 (4)淀粉酶可以促进淀粉的分解,但是无法促进纤维素的分解。 (三)淀粉与葡萄糖的检验:A、碘液:呈现【黄褐色】,遇到淀粉时呈现【蓝黑色】。 B、本氏液:【淡蓝色】,需隔水加热使用,可检验【葡萄糖】,依照含量多寡颜色变化为【淡蓝】è【绿色】è【黄色】è【橙色】è【红色】。 无糖加热少量糖中等很多糖非常多糖C、酵素作用:(1)唾液中含【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将其与【本氏液】共热会变色。 (2)【温度】会影响酵素活性,在适当温度下酵素活性随温度增加而增加,但低温下其活性较小,温度过高则会破坏酵素,使其丧失活性。 (3)不同的酵素适宜的作用坟境不同,例如:唾液中的酵素:需要在【中性】、人体体温环境下作用。 胃中消化蛋白质的酵素:在【酸性】、人体体温下作用。 小肠中的酵素:在【碱性】、人体体温下作用。 (4)淀粉液:略呈【乳白色】,因淀粉不易溶于水,故放久会有沉淀产生。 淀粉液若暴露在空气中,可能遭到细菌分解而产生【葡萄糖】。 (5)葡萄糖液:透明澄清,无色无味。 多数生物体内的酵素最适宜的作用温度在【37】~【45】度间,通常超过【55】度的环境下,酵素便会被破坏。 D、影响酵素的作用:(1)温度: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酵素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如果超出了适当的温度范围,过高的温度反而使酵素失去活性。 (2)酸碱度:不同的酵素,所能适应的作用环境酸碱度不一样。 如果超出了适当的酸碱度,酵素将失去活性。 (3)酵素能促使作用的对象发生反应,相同条件下,发生反应的作用对象数量愈多,代表此酵素的活性愈大。 发布时间:2015-11-04 19:53:2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sushi/1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