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皈依三宝”是进入佛门的起步;“五戒”是做人的准则 内容: 南无阿弥陀佛! “五戒”是做人的准则、是完善人格的基础。 “皈依三宝”是进入佛门的起步;受持“五戒”,是学佛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五戒者: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五戒”就是“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行为,亦是做人的根本。 我们修“十善道业”,就要守“十戒”。 “十戒”的内容包括“身三”,即不杀、不盗、不淫;“口四”,即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意三”,即不贪、不嗔、不痴。 身、口、意代表了行为、语言和思想。 “十戒”源于“五戒”,而又与“五戒”侧重不同。 “五戒”侧重于止恶,而“十戒”侧重于行善。 由“十戒”而来的“十善”,即:以“不净观”离贪欲;以“慈悲观”离嗔恚;以“因缘观”离愚痴;以“诚实语”离妄语;以“和合语”离两舌;以“爱语”离恶口;以“质直语”离绮语;以“救生”离杀生;以“布施”离偷盗;以“净行”离邪淫。 什么是“皈依三宝”呢? 形式上是皈依佛宝、法宝、僧宝,实质上是说“自性三宝”。 即“佛宝”是觉而不迷,“法宝”是正而不邪,“僧宝”是净而不染。 三宝一体,互摄互融,不可分割。 “自性,”是指众生本具的真如自性。 真如自性,圆明觉照,是佛宝觉义;真如自性,不变随缘,能生出十法界诸法,作为一切诸法的轨则,是法宝正义;真如自性,随缘不变,不生不灭,清净无染,是僧宝净义。 佛法僧三宝,皆依真如自性而建立,故名自性三宝。 皈依的意义:“三皈依”,以佛教的真理作为自己生命的归宿。 皈依佛觉,启发自性的觉悟,从颠倒迷惑中回头,提高理智,发菩提心,趣向佛道;皈依法正,启发自性的正智,从邪知邪见中回头,提起正念,了解真理,增长智慧;皈依僧净,启发自性的清净,从五浊恶世的物欲洪流中回头,步入诸佛菩萨的后尘,踏着一切贤圣僧的足迹,走上菩提觉道,奔投宝所,回归真理之邦。 做好“三皈”、“五戒”,要严守净空法师的教诲,怀着“诚敬”心,扎好三个根,做好五门功课。 1、“诚敬”,是真诚礼敬。 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要诚敬,没有诚敬就不得利益。 2、三个根:一是学习《弟子规》,《弟子规》是性德的教育;第二个根,道教的《感应篇》,《太上感应篇》,偏重在因果的教育;第三个根,是十善业道。 出家的同修还要百分之百的落实《沙弥律仪》。 3、五门功课:第一门,“净业三福”;第二门,“六和敬”;第三门,“戒定慧三学”;第四门,“六波罗蜜”;第五门,“普贤菩萨十愿”。 阿弥陀佛! 发布时间:2024-08-03 10:22:31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9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