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安法师:持名念佛是为径路中的径路 内容: 十、复明径路修行径中之径者,此有二义:一者,余门学道,万里迢遥,念佛往生,古称径路。 而念佛一法,复有多门,今此持名,是为径路之中,径而又径。 鹤冲鹏举,骥骤龙飞,不疾不行,而速而至,径中径矣。 《弥陀疏钞》这是教起所因第十重法义重点彰显持名念佛之胜妙。 通过与通途佛法及念佛内四种法门的较量,突显持名念佛乃释尊一代时教中,无上圆顿快捷横超成佛之妙法,素称为径中之又径。 此第十重教理,由二层法义展开。 一者念佛法门与通途法门(即余门八万四千)之比较。 通途法门修学佛道,全凭自力,渐渐断见思惑,所谓见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 而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水流,得初果须陀洹。 尚须七次往返天上人间,将三界共有的八十一品思惑统统断除,才能完全超脱三界六道的生死苦轮。 故藏教的果佛,须经三大阿僧祇劫捍劳忍苦的修行,渐离生死,中途或遇违缘魔障,进一退九,佛道难成。 如是仗自力了脱生死,名竖出三界,是为难行道。 而念佛法门,乃以信心为方便,仰靠佛力,信愿念佛,感通佛力,带业往生,名横出三界,是为易行道。 古德誉称念佛往生一法,乃了生死成佛道之径路。 又此念佛一法,可例分四种(即实相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与万行回向念佛),今此持名念佛,是为径路中的径路。 此径路有直捷与疾速二义。 莲祖用两个比喻,诠显其中深义。 一者飞鸟喻鹤冲鹏举(鹤冲喻四种念佛,鹏举喻持名)。 二者龙马喻骥骤龙飞(骥骤喻四种念佛,龙飞喻持名)。 莲祖又征引《周易系辞》不疾而速,不行而至阐释持名感应道交之神妙特质。 发布时间:2024-07-29 06:23:1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9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