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寺”的由来,寺院是文化共享平台 内容: 寺院原本就是学校。 那我们今天看到的寺,在我们传统的概念当中,实际上呢,它是属于官方最高级别的行政单位。 早在周朝的时候,寺院这个寺,就是属于天子直管的最高行政机构。 那么当时,汉明帝派特使,迎请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到中国来弘扬佛法,在洛阳雍门外,建立了第一个佛教寺院,叫白马寺。 此后,很多人以为,寺就是佛教的地方。 其实在白马寺之前,官方有很多最高级别的行政机构,都是用寺来命名的,由天子直接管理。 这个机构一直到清朝,我们在一些文学作品、古装影视作品中偶尔还能看到。 比如说,大理寺大家听过吧? 清朝还有大理寺。 大理寺是哪个寺院啊? 很多人以为,大理寺也是寺院? 大理寺不是佛教的,大理寺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最高检察院,刑部处理不了的案子,由大理寺直接去过问,那这是一个历史小常识。 所以,寺是沿用了我们官方皇家当时,佛法传来时候所给的礼遇,用了这个名词。 那么以后,这个名称就一直保留到今天,所以佛教场所称为寺。 那么民间信仰场所称为庙,这是一个基本概念,先区分开来。 那现在很多朋友啊,会把寺跟庙混为一谈,一提就是寺庙。 你又到寺庙去啦? 寺庙是干什么的地方? 寺庙是烧香拜佛的地方,寺庙是许愿、磕头的地方,寺庙是迷信的地方。 这是民间很多朋友的一种误会。 首先,寺跟庙不是一回事,烧香跟拜佛也不是一回事,那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就在于,寺,它是文化传播平台。 刚才提到的白马寺,它当时只做两件事,一件事情呢,是翻译佛经,另外一件事情,是举行像刚才我们看到的研讨会,就是跟社会大众、对佛教文化有兴趣的朋友,大家交流、推广佛法,传播佛法。 所以寺院一直是佛教文化的共享平台。 那么近代以来,大家看到的很多,就是到寺院里面用拜神的一种形式来拜佛,这是民俗信仰的现象嫁接到佛教。 这个现象,近代大家看到的比较多,以至于很多朋友误以为,大概寺院一直都是这样的,其实这是个误会。 那忽然走进一个寺院看到,好像没有什么香火,会觉得这不像个寺院。 再走进来一看,还有图书馆,还有讲堂,好像每天还上课学习,感觉有点小意外。 这是个寺院吗? 寺院不应该是香火缭绕的吗? 不应该是让大家感觉很神秘的吗? 听说走进寺院,好像要守规矩,一举一动都要小心谨慎的。 这是民间大众常有的一种误会。 所以我们先简单澄清一下,寺院的本质是什么。 寺院是佛教文化的共享平台,现在都叫平台,共享平台,它是开放式的。 比如说我们佛学课堂,星期六这个时候,有空的朋友,大家都可以进来,听一听,了解一下,信不信佛都没有关系。 走进来,当作知识、文化了解一下,或许对生活有所启发。 发布时间:2024-07-27 12:16:5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