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万法唯心造”究竟是什么意思? 内容: 在唯物主义,尤其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唯心主义是纯粹的迷信,唯心主义认为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意识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这个是无限滑稽的。 那么大乘佛教的”万法唯心造”? 算不算是“唯心主义”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请先回答我二个问题:第一大乘佛教诞生时有德国吗? 第二大乘佛教诞生时有唯心主义吗? 一些唯物主义者将佛教也归入唯心主义,是因为不了解佛教产生的误解。 德国人提出了唯物主义,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辩证哲学的祖师爷,但是欧洲第一个最有影响力的佛教徒也是德国人。 小黄鸭刚刚出生的时候,通常会把它第一眼见到的视为父母。 那么人生下来先见到的是什么呢? 是物质。 所以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这丝毫没有错,因为你之所以产生那样的心念是因为你的物质和你觉知的物质世界。 是这个物质的集合产生了意识。 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你先要存在才能有思维。 佛教不是吗? 佛陀明确指出,这个世界有成住坏空,成的时候没有生命,为什么没有生命,因为没有物质基础所以没有生命。 这和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印度教、耆那教、神道教、天主教、犹太教、东正教是完全不同的,上述的诸教都是认为,世界是上帝的意识造的,也就是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 只有佛教本源上是唯物的,不是唯心的。 净空法师说:“大乘知道万法唯心,一切法唯心所现。 ”大陆有一些不理解的人,就因为这句话,说净空法师是搞唯心主义、封建迷信,更有甚者直接说净空法师反共产党,反社会主义。 这些人真是恶毒而愚蠢。 为了攻击他人,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 那么,这个万法唯心造又是怎么回事呢? 物质就好比是一张弓,意识就好像是一支箭;而作用是守恒性的,弓和箭的存在,都是为了达成射出去的作用。 当射出箭后,需要回收箭,才能继续供应弓。 箭从被弓射出叫射,心觉知到物做出的回应叫“唯”。 古汉语的唯是諾的意思。 万 法 唯 心 造 要一个字一个字的理解,字加字的理解 唯 心 不是唯心。 如果我们持佛制定的五戒,那么我们就是五戒子具备五戒生心,同样一样的事物,用五戒生心回应,就比用市井心回应干净的多。 又比如一个母亲很丑,大家都以色心看她是很丑,但是他儿子以孝心看,看她母亲,她母亲就不丑。 但是他儿子不能改变她母亲的相貌,如果她儿子以色心见她,她一样很丑。 发布时间:2024-07-17 10:10:1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8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