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用什么来证明信仰? 内容: 如果说我们有信仰,那么用什么来证明呢? 如果我们有功课、有三皈依,且护持三宝,在这个寺院里,要努力缩小我们自己,要考虑别人,顾全大局! 这就是学佛! 其实整个过程就是打破我执,打破我们对法的执着的过程! 但是最终我们必须要完成自在和解脱的境界,也就是相应;否则只是爱好和喜欢,离信仰还有距离。 所谓的这种布施:“应当是无量无边了,今天我已经算是功德圆满了”;可见,这位波斯匿王是非常骄傲的功德主。 针对这样的骄傲、自以为是,释迦牟尼佛当然要开示和校正,甚至可以说是修理。 也许有人会说:“那佛陀不慈悲吗? ”慈悲才要修理他,慈悲才要开示他,慈悲才要校正他:“你这样不行,你这样不对”。 有人说:“那国王不高兴了怎么办? ”即使信仰的国王不高兴了也得说,但是可能需要一种技巧和方法;如果不说,那就没有尽到佛教徒的责任;或许说了没有人接受,也无所谓;如果说了,人家不高兴,那就说明我们有缺少智慧的问题。 这个功德圆满是什么? 就是理事圆融无碍,就是在理上功德圆满了,在事上依然要努力,这个才叫功德圆满。 但是,波斯匿王他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我供养了佛陀和整个僧团,三宝我都供养了,我这已经是功德圆满了。 ”他甚至认为:“以后我可以一劳永逸,可以不做了。 ”针对这样的情形,释迦牟尼佛听了,就告诉波斯匿王说:大王! 请您不要这样说,作福是不嫌多的。 如果我们总是觉得:“我做了多少多少好事……”,请记住:这是有漏的福报,不执着才是无漏的功德,不执着才是打破我执的智慧;所以我们不要嫌自己做的福报已经很多了,已经很圆满了;永远在路上没有止境,只去耕耘,不问收获。 释迦牟尼佛,以及任何一尊佛,成佛都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无量劫的时间。 为什么叫无量劫的时间? 根据每个人的修行和他的因缘,修行的智慧如果圆满的话,他就可以提升:让这个时间缩短;如果智慧达不到,那么这个时间就要延长。 《大品般若经》中有,一念可以顿超百劫的说法,就是根据我们的智慧,还有福报来决定、来完成的结果;那个叫功德圆满,理上要顿悟,事上要渐修,所以福报永远都不嫌多。 佛菩萨做好事的慈悲,做佛事的不住,已经形成了习惯和上瘾了的游戏。 所以波斯匿王,您怎能说自己已经功德圆满了呢? 还得继续努力呀! 发布时间:2024-07-12 12:00:1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