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教人向善,但可不只是教你做好人 内容: 很多对佛法还不甚了解的人认为:佛教只是教人向善的。 甚至有人觉得:我做一个好人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学佛呢? 生活中,因为每个人的接触、了解不一,这些理解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无可非议。 只是我们很多人都不清楚,与人为善其实只是学佛的基础。 要提升自己的生命觉悟和境界,在起心动念和言行举止上,佛法中有更彻底、更有方法和方向的好人标准,只要依此而行就能渐次成为更圆满的好人。 有漏的善法可能会变成苦的业因太虚大师说,以慈悲恻隐之心做慈善事业,也即为佛菩萨济生度人的基础。 但这种世间善事,虽然功不唐捐,如若不能学佛回向菩提,亦只是有漏的善法,或来世生于富贵家中,或也能转生为天人,若由佛法来看,这些都是有限量而不究竟的。 但若明了佛法而去做善业,即将有限的福德转为无量的功德。 譬如山沟中的水,只能够在小范围内──溪涧,而不能够流注到江海中去,更不能周流于全世界,这是一个浅显的譬喻。 佛菩萨证明小则一草一木,大则无边世界,都是其来无始,其往无终,无有边际,无有穷尽的。 平常人所谓佛法无边,其实佛法无边,并不是另一种的东西,明白了佛理,随作一事,便都成了无量无边。 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又云:不住相布施,其福德无量。 做善事而能学佛,如一滴水放于大海,便等大海一味。 因此,普劝世间做慈善事业的人最好能够学佛。 不以做好人而自满我们第六意识的分别念都是落在生死里的。 从了生脱死的角度上说,第六意识分别念都属于生灭念头。 那么,好人起好念头,做好人好事也是业吗? 确实这也是业,对了生脱死的人来说,依旧是落在生灭里。 所以菩萨行善事,要有空性的见。 我们修行人行善时,同样要有空性的见、无我的见。 做好事时,要修无我。 即没有我,没有我所施予的对象,当中那个行为媒介也没有,这叫三轮体空,这才是清净见,是清净的、有功德的。 但是这个标准真的很高。 所以不要认为,做人只要起个好心、做好人就可以了,认为佛教只是劝人为善的,并以此标准自认为自己心很好,但事实上离解脱的标准还差很多。 存好心没错的,而且很重要,因为这是一切法的基础。 但如果以“我已经是一个好人”为理由,拒绝听闻佛法,皈依三宝。 那么这个好心、好念,恰恰成了障碍我们的提升自己的理由。 所以一边做好事,一边要很谦虚,知道生命有很多层境界,我们要继续往高处走,进一步突破自己。 发布时间:2024-07-08 12:47:2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