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陀教我们如何爱国 内容: 不作国贼《梵网经》中说:“佛子不得为利养恶心故,通国使命、军阵合会,兴师相伐、杀无量众生。 而菩萨不得入军中往来,况故作国贼。 ”意思是说,作为佛教徒不得为了名闻利养,有通敌叛国、卖国的行为,不作卖国贼,不可以做伤害国家社会,破坏祖国统一,搞分裂闹独立的事情。 不漏国税《优婆塞戒经》中说:“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商估贩卖,不输官税,盗弃去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 ”不漏国税,就是不逃税漏税,纳税是为了造福社会、造福人群,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 如果佛弟子不尽义务纳税,不仅犯法也犯戒。 不犯国制《优婆塞戒经》中说:“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国制,是优婆塞得失意罪。 ”已受戒的在家佛弟子,应该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如果犯了国家的制度或法规,不仅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且还要承受触犯相应的戒律之罪。 遵守世间的法律是受持佛教戒律的内容之一,甚至可以说是前提,触犯法律,也必然会触犯戒律。 爱国护国在《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中,佛陀为波斯匿王等印度十六国王详细讲说了护国的方法,如“我为汝等说护国法,一切国土若欲乱时,有诸灾难贼来破坏,汝等诸王应当受持、读诵此般若波罗蜜多,严饰道场置百佛像、百菩萨像、百师子座、请百法师解说此经。 于诸座前然种种灯,烧种种香,散诸杂花,广大供养衣服卧具,饮食汤药房舍床座一切供事。 每日二时讲读此经,若王大臣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听受读诵、如法修行、灾难即灭。 ”意思是,在国家有难的时候,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所有佛教徒,有责任有义务以举行法会、读诵经典、讲经说法、设斋供养等方式,参与护国救难运动,所谓“护国”就是守护、爱护、护卫国家的意思,佛教的护国体现的就是爱国主义思想。 报国土恩在佛弟子非常熟悉的“回向偈”中,有一句“上报四重恩”,表达的是知恩报恩,出自于《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佛陀说在世出世间中有四种恩德,需要我们去报答。 这四恩就是:“一、父母恩。 二、众生恩。 三、国王恩。 四、三宝恩。 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 ”因为所有人都在平等的蒙受这四种恩德,所以就应该知恩报恩,报答父母、师长、国家、三宝的恩德,是我们的责任。 其中的报“国王恩”,又译作“国家恩”、“国土恩”,就是要求佛弟子不仅要爱教,而且要爱国。 庄严国土《大方广佛华严经》中说:“菩萨摩诃萨……教化众生,庄严国土,施作佛事,现大威德,无有休息。 ”庄严国土,就是把国家建设成为物质生活丰富、自然条件美好、政治清明,没有战争、文明富强、美丽庄严的乐园。 大乘菩萨在因地精进修行时,要发大誓愿,以种种方便,修无量功德,去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庄严国土是大乘菩萨自利利他菩萨精神的具体展现,每一位佛弟子都应该积极参加祖国的各项建设,以慈悲的精神,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而不懈努力。 发布时间:2024-07-08 11:13:4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8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