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情执太重该怎么办? 内容: 所谓“情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深不堕轮回”。 既生于世间,众生则都会有情爱执着之心,区别只在于多和少,轻和重。 如你所说,感觉自己“情执”太重。 其实,师父是赞叹你的,因为,你知道自己的问题,并且想要改变,已经走出了第一步。 多少人仍旧随业沉迷而不自知,且以苦为乐,才真正值得同情。 情执过重的人,总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过于执着情爱,就会伤及自身。 每个人宿世所修的缘分,这一世的果报都不一样。 所以,我们还是要时刻观照自身,既然已经修学佛法,不能还因为自己的习气、妄想在六道轮回中打转。 早日挣脱这个束缚,才是我们学佛真正的意义。 佛陀时代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国王来到佛陀跟前听法,并开始练习内观,而通常在家中只要有一个人开始学,慢慢地,法就会影响到家中其它的人。 因为国王是一家之主,一国之君,他的影响力自然很大,家中所有的人都在练习这种方法,而皇后,也成为一位很好的修行者。 他俩常在皇宫里同一个禅房内观。 有一天内观一小时之后,国王问皇后:“若有人问你,你最爱的人是谁? 你会怎么回答? ”她说:“我内观的时候,同样的问题也浮现出来,我发现其实除了自己,我谁也不爱。 ”国王笑着说:“好极了! 我也有同样的问题,同样的答案。 ”于是他俩相偕去见佛陀禀告他这件事。 佛陀说:说的好! 说的好! 这是走出痛苦的第一步,当一个人开始发现这个问题症结所在,就可以走出问题,解决问题,否则一辈子都活在想象中。 我爱我儿,爱我妻,爱我夫,我爱这,我爱那。 其实你谁也不爱,你只爱自己,爱自己的欲望、希望、梦想。 我爱这个人是因为我期待他能实现我的理想,一但他的行为与态度与我所要的背道而驰,所有的爱就消失不见,所以我不是爱别人,而是爱自己。 只要能认清这点,就很容易去除私念,就能够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性。 所以,这是内观者的第一个重要的体会。 经言: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我们明白了道理,还要真正去付诸行动修炼身心,如何修炼? 每当心念起时,及时观照,以四念处为住,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希望大家把这十六个字刻在心里,时常静思维之。 首先观身不净。 我们知道身体是四大假合而成,如果把皮肤毛发骨骼肌肉等分解开,又是什么呢? 我们所执着的美貌亦复如是。 其次观受是苦。 经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 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 你说,当爱的时候,也很幸福呀。 可是这幸福能持续多久呢,常常是有多幸福就有多痛苦,而自身沉沦其中,最后身心俱疲。 快乐、悲伤、喜悦、难过等感受亦复如是。 再次观心无常。 今天你爱得死去活来,可能明天因为一件小事就分手了。 你可以常常看看你的心,此一时你很爱一个人,下一秒就可能是恨;刚刚还觉得这个人很可爱,转眼间又觉得面目可憎。 我们的心常常就是这样起伏不定,不受我们的控制。 最后观法无我。 万法因缘生,并没有一个不变的我。 一个事情的发生,总是很多条件的聚合。 这个条件失掉,那个相就散了。 所谓缘聚则有,缘散则灭,缘起性空。 如是内观静虑,细细思维,最终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愿你自在无碍! 发布时间:2024-07-06 12:37:41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7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