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你不发愿的话,修行就会进进退退 内容: 问:请问一下:师父提到第七意识对过去没有兴趣,对未来没有兴趣,只对现在发生的事情有执取。 但是师父也提到说,对治第七意识,发愿是一个很有力量的方式。 但是发愿成佛或是求生净土,它是一个寄托在未来的思考方式,为什么对治第七意识它这么有力量? 谢谢! 答:因为发愿本身,它是用第六意识的愿力来抗拒第七意识的执着。 第六意识为什么要发愿? 因为它虽然造业力强,但第六识有很大的弱点,它没有定性——“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 他可能今天参加个佛三,然后回去就开始放逸;放逸以后他觉得不对,再来参加佛三。 他经常变来变去。 所以,你要让第六意识稳定性地上路,它必须要靠一个誓愿,要有一个愿力来主导第六意识。 所以第六意识必须靠愿力跟空正见,才有办法抗拒第七意识。 诸位!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受戒吗? 有人以为说好话、做好事就好了,但是如果你没有戒体,没有愿力,造善业就会进进退退。 第六意识它虽然造业力强,但是它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它的缺点是没定性,它很容易受外境影响,它遇到好的环境就正念分明,它回到家时就开始放逸。 这第六意识就是这样子。 所以伟大的佛陀知道,只能够靠发愿来引导第六意识,否则你永远不是第七意识的对手。 第七意识可专心了——“恒审思量我相随”,第七意识是一个非常专一的心识,它专门执着我,所以第六意识只能够暂时地调伏它。 但是如果你第六意识要相续地调伏它,就必须要把善念提升到善根,否则你永远不是它的对手。 你不发愿的话,经常就是进进退退。 你有时候很精进,有时候就退到没有学佛之前的你,你就是永远在那个地方,充满了不确定。 所以我们后面“应用篇”会讲到怎么去强化第六意识。 会讲到两块:第一个,圣道门的菩提心跟空正见,用愿力跟空性来引导第七意识;第二个,通过净土门的忆佛念佛来引导第七意识。 当然第六意识也可以造善业,如果你只是处理业力的问题,那就比较简单,因为第六意识造善业问题不大。 但是面对第七意识,如果要处理你的颠倒,从善业力提升到正念力时,那就不简单了。 因为你开始面对轮回、面对生死问题时,第六意识的力量就不够了,善念就不够了,那就是必须依靠善根了,那必须靠你的观照力、誓愿力,才能补强第六意识的弱项,对治它的不确定性。 因为第六意识很容易受外境尤其是感受的刺激,这个苦乐的感受一刺激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就变。 你看我们在修行当中稍微遇到痛苦,我们就很容易退转:“唉呀,算了! 反正打佛七,少一两天也没关系。 ”是吧? 但是你说:“我发愿,我无论如何这七天一定要把它实践! ”那么这时就已经不是对错问题了,你认为你要实践愿力,那就没有理由退转了。 这时你不能拜、要他拜,不能专、要他专! 当你修行的诉求提升到誓愿力时,那这是超越感受了,你把它当作目标在实践。 否则你这个前五识跟第七意识的我执加在一起,这个第七意识很会保护自己,我爱、我见、我慢、我痴,一旦这个“我”受到伤害,第七意识跟第六意识一抗议,第六意识就没辙了。 所以我们后面修行的这一块会讲到,我们怎么用第六意识,把它的弱项——这种很容易受到外境刺激的第六意识,怎么让它生根,让它变成不是一个花瓶的花,而是一个菩提的树,让它能够坚定地走下去,向外调伏感受,向内对治颠倒。 当然,我们先要了解有漏,所以我们这边讲到缘起,先谈谈我们是怎么来的,先谈谈过去,找出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今生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后面我们再来看看怎么去开展未来。 所以唯识的缘起,它是谈你的过去,到底我们为什么会一次一次地在三界轮回,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差错——当然第一个就是业力,业力经过长时间的潜伏,受到临终的善念或恶念邪念刺激,最后得果报。 发布时间:2024-07-05 12:45:31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7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