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初学坐禅者需要注意什么? 内容: 经常教人家打坐,主要是按照智者大师《小止观》一书中来讲的。 在与很多亲朋好友的联系中,自己也常常要他们学学打坐。 但是,他们往往因缘不具足,不能来寺院,自己就没有机会给他们讲解如何坐禅。 现在把自己的工具书搬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夫行者初学坐禅,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应当先发大誓愿,度脱一切众生,愿求无上佛道。 其心坚固,犹如金刚。 精进勇猛,不惜身命。 若不成就一切佛法,终不退转。 然后坐中正念,思惟一切诸法真实之相。 所谓善、不善、无记法,内外根尘妄识一切有漏烦恼法,三界有为生死因果法,皆因心有。 故《十地经》云:“三界无别有,唯是一心作。 若知心无性,则诸法不实。 ”心无染著,则一切生死业行止息。 作是观已,乃应如次起行修习也。 云何名调和? 今借近譬,以况斯法。 如世间陶师,欲造众器,先须善巧调泥,令使不强、不懦,然后可就轮绳。 亦如弹琴,前应调弦,令宽急得所,方可入弄,出诸妙曲。 行者修心,亦复如是。 善调五事,必使和适,则三昧易生。 有所不调,多诸妨难,善根难发。 一、调食者:夫食之为法,本欲资身进道。 食若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 若食过少,则身羸心悬,意虚不固。 此二皆非得定之道。 若食秽浊之物,令人心识昏迷。 若食不宜之物,则动宿病,使四大违反。 此为修定之初,须深慎之也。 故经云:“身安而道隆,饮食知节量。 常乐在空闲,心定乐精进,是名诸佛教。 ”二、调睡眠者:夫眠是无明惑覆,不可纵之。 若其眠寐过多,非唯废修圣法,亦复丧失功夫,而能令心暗昧,善根沉没。 当觉悟无常,调伏睡眠,令神气清白,念心明净。 如是乃可栖心圣境,三昧现前。 故经云:“初夜后夜,亦勿有废。 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 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 三、调身;四、调息;五、调心。 此三应合用,不得别说。 但有初、中、后方法不同,是则入、住、出相有异也。 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 若在定外,行住进止,动静运为,悉须祥审。 若作粗犷,则气息随粗。 以气粗故,则心散难录,兼复坐时烦,心不恬怡。 身虽在定处,亦须用意逆作方便。 后入禅时,须善安身得所。 发布时间:2024-07-05 10:10:58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7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