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禅宗讲的开悟,最终是达到什么境界? 内容: 这是个学习佛法的根本问题。 悟是一个缘起,当然是随缘起的。 但因缘是要修来的,你的修行功夫到了,才有开悟的因缘。 不修,就没有这样的开悟的因缘。 因缘不是等来的。 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悟有小悟、大悟的区别。 大悟,大彻大悟,那就是佛的境界了。 佛就是大彻大悟的人,一切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功行德圆,他的修证全部圆满了,这个就叫大圆满觉。 我们现在喜欢谈“悟”,说白了,悟就是要明白。 我讲出来的,你听明白了、懂了,这个就是悟,是小悟。 小悟以后才有中悟,有了中悟才有大悟。 如果连一点小悟都没有的话,你想要在生活中去做什么,那都是件难事,你不明白的话,那怎么做呢? 打个比方,我们以前认为是真的,但在圣人的眼中是假的。 我们以前一直都是认假作真,一直都以为假的都是真的。 现在学佛以后发现,原来人世间的爱恨情仇、人情事理等等,都是颠倒幻觉。 你明白以后,知道原来我们把颠倒的认为是真的,那就不会再执著了。 你以前很重视这个、很重视那个,现在不重视了,这就是开小悟的表现。 如果认为悟是悟的事情,跟做不做得到没有关系,那就错了。 一个人能悟多少,就能做到多少,开一分智慧,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 你不要认为我已经做了很多,也有进步了,但是我还没开悟。 如果你没开悟,你不可能做得到的。 只有明白了“原来如此”、“原来是这样的”才可以。 比方说,人家说你的这个宝贝是块石头、不值钱的,你就说:好,我扔掉。 这是你明白了之后的事情。 当你还是不明白的时候,你对这块石头还是宝贝得不得了。 等你明白之后,就知道它不就是块石头嘛,就不会一直把它藏着掖着了。 所以,我们学佛第一个就是要开悟,开小悟。 小小的开悟,慢慢地开。 你不要说想像佛一样,到菩提树下一坐就能开悟。 你坐在那里坐到死也不能大彻大悟,原因是我们的福德资粮不够。 过去有的大德一听到敲木鱼的声音就开悟了,来果禅师就是在打坐的时候听到木鱼声开悟的。 虚云老和尚在打禅七的时候,杯子掉到地上发出响声,他就开悟了。 这都是需要长期不断积极地聚集悟道的因缘,从渐修到顿悟。 发布时间:2024-06-29 13:05:0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7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