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为什么要忏悔?怎么如理如法的忏悔? 内容: 为什么要忏悔? 有的人听到“忏悔”二字,内心会生起抵触情绪。 忏悔,大概被看成是件十分“丢脸”的事。 而且,自己平时都努力做个好人,好像没有什么需要去忏悔的。 之所以生起这种误解,是因为我们将忏悔与世间的“认错”混为一谈,不明白忏悔的真正内涵和意义。 忏悔的目的,是为净除业障,扫清生命和修行路上的障碍。 不忏悔,意味着解脱之路,道阻且长,难以顺缘具足地前行。 生不起惭愧心、忏悔心,这本身就是被无明障蔽的表现。 好比一件脏得漆黑的衣服,哪怕往上面倒再多墨水,也看不出多大变化。 而一件十分洁净的衣服,即使只染上一些浮灰,也能瞧得分明。 我们要对自己的生命现状有清醒认识,不要高估所修善业,低估所造恶业,应精进修习忏悔,清净内心,遣除违缘。 忏悔的内容,包括所造的一切罪业、烦恼和当下的生命状态。 只要还未究竟成佛,内心还有无明、执著、烦恼,身语意还在造轮回之因,就需要忏悔。 对照五戒十善,仔细检视日常的身语意行为,会发现《地藏经》中所说“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 真实不虚,无半分夸大。 何况往昔生命中,我们也造作了无量无边的罪业。 不记得,不代表不存在。 若不至诚忏悔清净,那就意味着,未来必受果报。 现在有机缘修法时,不吃“忏悔药”,果报临头时,就没有“后悔药”可吃了。 连普贤菩萨这样的菩萨摩诃萨,都要“忏悔业障”,何况我等福薄障深的凡夫? 破除了“我不需要忏悔”“我没什么可忏悔”的错误想法,自然会对这一殊胜法门欢喜信受,对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 怎么如理如法的忏悔? 忏悔包括两部分:忏其前愆,悔其后过。 即对自己从前所犯的过错,悔悟觉悟后,改过自新,保证永不再犯。 云何名忏? 云何名悔? 忏者,忏其前愆。 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 悔者,悔其后过。 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 故称忏悔。 ——《六祖坛经》我们日常所用的略忏悔法,是念诵《普贤行愿品》中的偈子:“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或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 《摩诃止观》中,将忏悔分“理忏”和“事忏”。 “理忏”是最根本的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具空,此则名为真忏悔。 ”通过观察空性,照见“我”不可得,法不可得,罪不可得。 但要注意的是,观一切法不可得时,不是没有法,罪不可得,也不是没有罪。 般若智慧不够,又没有善知识引导,很难正确修习这种忏法。 甚至还会对罪业毫无恐惧心、惭愧心。 因此,对一般人而言,修事忏更为稳妥。 即在清净道场或三宝像前,至诚发露自己所造的不善业及三毒烦恼,心中观想三宝无限慈悲和智慧的加持,通过拜忏、拜佛、诵经、持咒、绕佛等方式,对治清净,誓愿永不再犯。 因果甚深,不可不慎。 生命中的那些不善业,若不如法对治,必定会给未来生命造成无量苦恼,与其果报现前,为时晚矣,不如时刻观照,及时忏悔,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秧。 发布时间:2024-06-24 12:31:21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