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禅是任性逍遥,随缘放旷 内容: 禅是什么? 禅是任性逍遥,随缘放旷。 这是唐代天皇道悟禅师的禅学观点。 龙潭崇信禅师在他门下开悟,问他:如何保任? 意为如何保持这样的境界呢? 也就是讲悟后如何修行的问题。 依照南宗禅的观点,开悟之后,一悟而永恒,再也不会丢失。 悟后之修,也是无修之修。 天皇道悟对这个观点有其独特的阐述:“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五灯会元》卷七)“任性”,也就是任由真性自然、自由地流淌而不加修饰、干涉之意,这种精神状态,也称为逍遥,这是借用了庄子的说法。 这种自由不受任何拘束,完全由真性依据具体的条件(缘)而确定当下的身、语、意,这叫“随缘放旷”,虽然随缘,但内在的真性不变,真性也不会被众缘所染,有禅师曾说(唐代中度禅师):“真常尘不染,海纳百川流。 ”真实常在的真性不会受尘垢染污,所以,修行人能够任性逍遥而不失本真,如同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但尽凡心,别无圣解”是讲,修行之人并不是要将一个“圣”字整天挂在嘴边,所要做的,就是一些平凡之事,说的也是一些日常、平凡之言,心里想的,也是一些平凡之境。 把这些平凡之事做好了,就是真性之圣的体现,“圣”体现在“凡”中,平凡中包含了圣道。 依道悟的观点,真正的悟后之修或“保任”,就是要做平凡事,说平凡话,思平凡境。 发布时间:2024-06-19 12:54:0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6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