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密宗法义精要02 内容: 一、人身难得1. 思维本体总于未生八无暇中,能逢正法,修习有闲,是名为暇。 于此不能,是名八无暇处。 无暇有八:一、地狱。 二、饿鬼。 三、畜生。 谓于三途受苦,不得自在,不闻佛名。 四、边地。 谓生边地文化落后,没有正法的地区,风俗野蛮鄙陋,不闻佛法音。 或有猎人,邪命自活,均难闻法。 五、长寿天。 谓状如昏沉,不知劫数,定力消失,嗔而下堕,有阐提心,是为常见。 六、无佛出世谓无教法闻修也。 七、诸根不具。 谓痴騃聋哑,不闻佛法。 八、邪见。 印度外道执无三世,不信因果,以死即休,是为断见。 佛在世时,善星比丘侍佛二十五年,唯见佛过,致生邪见,后于花圃中生堕饿鬼道。 故虽值佛出事,亦无成就佛道希望,与无暇等无差别。 又莲花生大士在西藏时,以大乘法降服外教,但不受佛法者仍多,亦无暇也。 (“八无暇”是指八种没有机会见闻修学佛法的众生。 )2. 思维圆满圆满有十,龙树菩萨云:“自圆满五,他圆满五。 ”自圆满五者,谓:一、人中生。 二、生于中国。 三、诸根具足。 四、无宿业颠倒,易得发心。 五、正信。 赞叹人身者,以地狱、饿鬼、畜生,苦难自在,或如马牛不能自御冷热。 天人、阿修罗,虽寿较长,或有享受,但不能受戒学法,故未若人身殊胜。 中国者,有地方之中国,与佛法之中国的分别。 南赡部洲菩提道场,为千佛成道庄严之地,历劫不坏,本来称为佛法之中国(中土)。 但自外道侵入,人心陷溺,而佛法示衰,印度已成边地,此地方之中国也。 (佛经上所言之中国,不是指我们中华民族的中国,而是指印度金刚地为中国。 )西藏自松真刚波以观自在化现,宏扬佛法,遣使入印学习梵文正草(正书梵天字、草书龙宫字也)。 又创正草藏文,翻译经论。 后文成公主入藏,创建塔庙,造像供养,而八大菩萨,亦多示现应化。 迨松真刚波第五世孙持松德尊接王位,礼迎坞金堪布莲花生大士等善贤三藏一百八尊班智达,入藏弘法,建立桑野大寺等多数法幢。 又罗乍瓦清波白若渣那等译经三藏一百八尊入藏传教,并广译经论,是时藏中已不啻当日之菩提道场矣! 中虽偶经战乱,教证一切,迄未衰失,且正自发扬光大而未有已,是为佛法之中国。 根不具者,不见佛之庄严,不闻佛之功德,信心难启,遑言其他。 无宿业颠倒者,自非邪命自活,如猎人等,身、口、意三门易得清净,发心不难。 正信者,远离邪依邪见,知教证功德,皈投三宝,信心具足,此为最要。 上五关于自身,为佛法顺缘,为自圆满五。 他圆满五者,谓:一、佛出世。 二、说正法。 三、教法住世。 四、住法随转。 五、得遇善知识摄受。 释尊出世二十九年以前,六年苦行之中,如日初出无光。 成道以后,为一圆满。 梵天请转*轮,为二圆满。 佛法未灭以前,为三圆满。 佛法未衰,讲授大德慈力无边,有持有说发心可学,为四圆满。 得遇善知识,闻甚深道,为五圆满。 此五属于他人玉成之法缘,以是修学之助缘,故明他圆满。 世界有成、住、坏、空四劫。 住劫之中,佛未出世,喻为黑暗时。 现喜大劫中有三万三千佛出世,此后无佛出世者百劫。 又满吉祥劫中有八十俱胝佛出世,此后百边围劫无佛出世。 又俱贤劫中八十四俱胝佛出世,此后无佛出世者五百劫。 又见喜劫中有八十俱胝佛出世,此后七百劫无佛出世。 又俱喜劫中六万佛出世,此后无佛出世者九百劫。 正显示无佛时多。 现在为贤劫,劫初海中见千朵千叶莲,天人知为千佛当出世矣! 至人寿八万岁时迦叶佛出世,人寿百岁时释迦佛出世,此后若干年无佛出世。 我们生贤劫中,值佛出世,正法长住,有持有说,可不深相庆幸耶? 又常谓佛法难闻,况得闻密法及无上甚深者耶? 莲花生大士云:“往昔庄严劫有现生王佛出世,曾授密法,现在贤劫,释迦佛出世,及未来一俱胝劫后,华严劫中,文殊生佛出世,均得闻密法,除此三劫之外,余均无有密法。 ”又佛在定中,与无佛同,释尊成道时,本不说法,后由梵王等启请,始转*轮。 印度有班智达名米底乍那(度耳)尊者,其母入日寿(孤独)地狱,在人家灶中。 尊者以神通见之,愿入其家为牛工,荐度其母。 阿底峡尊者知之,叹曰:“西藏人福薄,故此尊者只作一牛工而已! ”正说众生业重不遇佛法也。 释尊正法一千五百年,像法五百年,末法一万年。 过此无佛法住世,吾人当此末法之时,不知闻法修学,正如日出光明,无目不见也。 亦如见大海,不食一滴,终不济渴,是无明黑暗,乃难得光明湔除也。 般若经云:“非依善知识,无由成佛道。 ”谓:佛法八万四千,若无师承,不得口诀,难期成就。 阿底峡尊者入藏,有空、我、肿等三大弟子,一日问尊者曰:“如何成佛道? 龙树、月称之述论孰重? ”答:“以善知识口诀要紧。 ”又问:“何故? ”答:“三藏尽通,仍非善知识不可,以人与法离开不得。 ”又问:“三门清净,即是口诀耶? ”答:“尚不止此,须知清净修人天福,为此生来世,均不究竟,故应重在善知识口诀。 ”是殆赞叹发菩提心修无漏业也。 无垢光尊者论中有别说八无暇:对爱起贪,对仇起嗔,纵学佛法,终难成办。 二、愚痴无慧,不能深入法义。 三、见戒不合,与佛法相背。 莲花生大士初入藏中云:“西藏见是龙树,而戒不是,见、戒相反,背道而驰。 ”四、修学不精进。 五、虽修而感应未孚,病及违缘,不知忏悔,反疑佛法。 六、愿修学而自无主宰。 七、因缘不具,勉强学佛,不为解脱轮回,或为其他,不止无暇,且造业也。 八、出家持清净,但未知如法修行,而大德自诩,希图名闻利养。 又说:一、不和合伴侣,不思利他。 二、性劣,虽遇善知识,刚强难化。 三、于恶道及此世苦,不起恐怖心,不思救济,厌离心弱也。 四、于诸大德(如:莲师、阿底峡尊者、宗喀巴大师等)言教,无尊重信仰心。 五、三毒增上,三门(身、口、意三业)不清净与佛法相背。 六、于大法不知胜妙,无希求心。 七、受戒不护,破犯无惭。 八、破犯密戒,不发露忏悔。 如是当知,须具足十圆满,离开八无暇等,方为难得之人身,当时时观察思维:如已圆满远离,应生欣幸,精进修学,即身成办;若未离开,当清净三门,励令无失。 不然者,纵遇善知识,开示修学,亦无义利,以在无暇中,终不免为修学之障难也。 3. 思维喻义既明众无暇,十圆满,更当思维暇满之大义。 盖不有此难得之人身,何以成就度生事业? 比如草地烹茶,非具水、火、石棉、茶叶、器具等因缘作用,不能圆满。 试问成佛作祖,从无始以来,千生百劫皆已无果空过,今欲一蹴得之,不当具足众缘耶? 缘具足已,最低限度也应念无常,观六道苦,修人天乘等,惟非本法所尚。 要入大乘,特别须修见定戒。 由正皈依、发菩提心,了知惟佛能救,但凭此身,依怙三宝。 若此者,虽身在家,已为大乘佛子矣! 释尊于涅槃经中,对阿难尊者说:“人身难得”,有“盲龟值木”之喻。 龙树菩萨劝诫乐行国王书亦引此喻,励其修学。 另一喻云:“壁上撒豆,针尖著芥,如偶值者,尚较得人身为易。 ”由此可知人身难得矣! 4. 思维数目差别从数目差别上说地狱如晚星,饿鬼如昼星。 以畜较人,亦如其例。 善恶两道,尤非比拟。 又地狱中人如尘沙,人道如爪上泥。 又如地上虫类,试就一家论之,当知人与蚁之倍数,人身亦既难得矣! 生中国者几何? 入佛子数者几何? 可信佛法难闻矣! 荡巴桑结云:“得人身空过,是诚可惜! 发菩提心,守清净戒,较得人王为贵,得最上密法,受大灌顶,较金轮王为荣。 浪掷人身,如宝投水。 ”人身非幸运而得,从无始乃至今生,俱有因缘,如非善因决难成就。 弥拉日巴尊者云:“人身诚难得,得之造业则甚易而力大,业力所牵,此身中断,殊大可惜! ”当知以之修学无上道,其力量亦不小,上取下取,即在一转念间。 因得人身,如得度苦海之船,然今生一失,下世得否? 实无把握也。 入佛子菩提行论(入行论,寂天菩萨造)云:“我此生不行持,未免枉得人身,要想永久受苦,与永久得乐,均视此身。 ”“景额哇格西,昼夜修学不寝,恐时间空过,阿底峡尊者之弟子某,劝其少休,格西答曰:‘一思人身难得,即不敢休息。 ’终身念不动明王咒九百万遍。 ”其精勤策励为何如也? 巴祖仁波车求加持偈曰:我得人身无义恒空过,我为佛子未如教修学;彼诸暇满精勤励力者,愿仗上师三宝共加持。 发布时间:2024-06-17 12:56:0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6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