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内容: “应无所住”其实就是证得实相般若,证得真心本体的方法,凡夫执著境界无所住;二乘执著于涅槃的境界也无所住;权位菩萨、权教菩萨执著于六度万行之相也无所住。 一切都无所住,最后就成就一个无分别,最后成就的无分别就是真心本体。 “而生其心”,就是真心的相和用。 这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把真心的体相用都包含在其中了。 正如龙树菩萨在《七十空性论》之中所说:“若无有生灭,何灭名涅槃? 自性无生灭,此岂非涅槃。 ”这是一个问答。 有人问:“你一直在说真心是不生不灭的,那一切法都没有生灭的话,怎样去现证涅槃呢? ”龙树菩萨非常轻松就回答:“自性无生灭,此岂非涅槃。 现证一切法,自性不生不灭,这难道不就是涅槃吗? ”就是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六祖坛经》其实就是《金刚经》最好的注释。 在没有见道以前,我们往往会认为要消尽业因,要离诸杂染,要扫除客尘,要远离一切障碍,然后因灭而得涅槃。 这其实是你执著于有烦恼可断,有涅槃可证,有人我执、法我执可灭,你执著于有这些可灭的话就错了。 所以圣龙树菩萨就破斥说:“若灭应成断,异此则成常。 涅槃离有无,故无生无灭”。 实执有法可灭则成断见,反之即为常见,而涅槃是离有无。 《金刚经》的方法更直截了当,就是三个字:不执著。 或者是四个字:无住生心。 不修不整也不散乱,只是觉照一切。 觉照一切是生心,不修不整不散乱是无住。 虽然有此觉照却找不到觉照的主体。 生清净心,生心就是生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修六度之心。 清净就是不住布施等六度之相。 那么,清净心到底怎么个生法呢? 就是经上所讲:“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众生之所以流转生死,一直多少亿个大劫都还是生死凡夫,病根就在一个“住”字,“住”就是执著。 六根对六尘,眼见色而住于色,比如我们会分别这是白色,那朵花是红色等等,其实这就叫二取实执。 你有能取、有所取,你执著于它实有,这无明实执是生死轮回的根本。 如果无明实执不破,你怎么修你也难以成就,只是种一点种子。 分别这是长方形,那是三角形等等,总是分别这些色法,依色法而生心,分别执著,乃至于意根对法尘而住于法,处处粘缚,无由解脱。 遇到什么执著什么,所以叫做遍计所执性。 二乘声闻缘觉之所以为二乘,其病根也都在一个“住”字,所以要无住,无住生心。 因为他虽不住世间诸法,但住着涅槃,还有细微的所知障,所以就沉滞于化城,不得到宝所。 权教菩萨之所以为权教,其病根也在一个“住”字,虽修六度万行,而住着于六度的事相,所以“三轮未能空,不得到彼岸”。 发布时间:2024-06-16 12:03:21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6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