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修习佛法,放下偏执 内容: 每一个学佛的人,可能最初学佛的目的、动机都不太相同,修行的方法更是千差万别,可却有不少人,想的很偏执,修的很偏执。 有的人觉得,花花世界好的很,拼了老命,追逐功名利禄。 有的人觉得,人生到头一场空,终为尘土,活着毫无意义。 有的人觉得,活在人世太难得,不求活百年,但求心喜欢。 有的人深陷因果,积郁成疾,有的人执迷虚妄,消极悲观。 这些是学佛的人? 这些是学佛的目的? 这是佛告诉人们的?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释迦牟尼初转法*,是在波罗奈斯的鹿野苑对憍陈如等五个弟子讲的,先批评了苦行和其他学派的主张,提出自己不苦不乐的中道学说,来证明苦行不是正道,只有中道才合理。 万法归一,不光是佛家讲中道,儒家,道家,阴阳家,皆崇尚:中。 《中庸》: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俞出。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黄金策》:夫人有贤、不肖之殊;卦有过、不及之异。 太过者,损之斯成;不及者,益之则利。 三论宗的“二谛三中”说的就是这个问题,为著空者依俗谛说有,为著有者依真谛明空。 所以,无论偏执什么,偏执有也好,偏执空也罢,正确的修习佛法,都能让人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 面对任何事情,即不消极应付,无所作为,也不执迷妄想,深陷其中。 “无为,无不为”“尽人事,安天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无挂碍,究竟涅槃。 ”最后,还是那句,万法归一。 发布时间:2024-06-14 11:59:0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6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