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学佛勿迷信,生活即修行 内容: 有一种迷信,是对佛的迷信。 佛不是神仙,佛也不是救世主。 佛是全知,但不是万能的! 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解救人们脱离苦海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与生俱来的那颗智慧的本心。 佛是什麼? 佛是觉悟了的人;佛是明白了宇宙人生真理的人;佛是心明眼亮具有大智慧的人。 佛是人们的良师益友;佛是人们的慈父和兄长。 佛是你;佛是我;佛是他;佛是我们大家。 佛和我们一起思考人生;佛和我们一起探索宇宙的真理。 佛为人们指出一条解脱人生烦恼的道路。 只要我们遵照佛陀慈悲为本的教诲去做,自然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心中有佛,处处有佛;心中有佛,时时有佛。 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 如果说学佛有什么密诀,学佛的密诀就是实践。 学佛的秘诀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老老实实、一点一滴遵照佛陀的教诲去做。 切莫因善小而不为。 切莫口是而心非。 切莫空谈而不去实践。 佛不在天上,佛不在寺庙里,佛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学佛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读经也不是高深莫测的文字游戏,能讲几段佛经更不是为了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博学宏才。 人们不能为了学佛而学佛,为了诵经而诵经。 佛经记录的是佛陀对人生、对宇宙、对自然法则的探索和思考。 佛经留给众生的是观察宇宙真理,开启智慧,明悟自心的方法。 那么正信的佛教徒应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也保持修行呢? 学会散修。 散修的“散”是指姿势,身体的威仪处于行立坐卧的任何一种,六门也处于活跃状态,不像专修的时候关闭眼耳鼻舌身五门,只用意门,只是用心去专注业处。 在平时六门都是开放的,接受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所缘以及法所缘的撞击。 比如走路的时候要看路面,特别是这个季节很多蚂蚁、很多虫,不小心的话会踩死它们,我们的眼睛不可能闭着。 有些人比较忙,要抬东西、搬东西、扫地等等。 这时是不是不能修了呢? 不是的,还是可以! 在这些情况下的修行称为“散修”,或者称为散心修。 散修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知道身体的动作。 如果心还很粗,也就是心比较散乱的时候,可以只是把心放在身体上,乃至只注意身体的动作。 比如扫地的时候,注意肢体的动作,注意不要扫死蚂蚁虫子等,要有正念地扫。 虽然速度上扫得快也好,扫得慢也好,只要有正念就好。 心念放在身体上,属于“有益正知”,它是一种培养正念正知的方法,比扫地时胡思乱想更好。 这一种方法是在心比较粗或者干活的时候,由于动作比较快或复杂,心难以细下来,就可以这么做。 学佛的目的是为了我们能够回归宁静、光明、智慧的本心;学佛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的众生能够究竟解脱,能够离苦得乐。 发布时间:2024-06-12 10:05:2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