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不要把死亡放在心上 内容: 庄子对人生的短暂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骏马穿过一个狭窄的通道,瞬间而过罢了。 自然而然地,全都蓬勃而生;自然而然地,全都顺应变化而死。 业已变化而生长于世间,又会变化而死离人世,活着的东西为之哀叹,人们为之悲悯。 ”但是面对终将到来的死亡,庄子并不是陷入悲观绝望,而是达观地看待这一切,他说:“可是人的死亡,也只是解脱了自然的捆束,毁坏了自然的拘括,纷纷扰扰地,魂魄必将消逝,于是身形也将随之而去,这就是最终归向宗本啊! ”既然死亡只是为了回归本源,还有什么好悲哀的呢? 庄子的意思是,既然你思考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那就换一种角度去面对吧。 如果一个人总是将目光局限于“死”字上,还怎么能够好好地生活呢? 人生七十古来稀,生命在世不过百年,很多人甚至七十岁以前就离开人世了。 如果一个人总是将眼光执著于“死”字上,就会陷入悲观、空虚的绝境中不能自拔。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乘凉,并且自言自语地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 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 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老兄啊! 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 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 再说即使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 ”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 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申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于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 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 人的生死有时就是“有定数”,应了“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说法。 要顺其自然,就是在大势已去时,想得开,别钻牛角尖,特别是对少年夭折、中年短命、突然变故、死于非命的打击,要寻找平衡就得这样想,才能解脱。 不然,你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眼前的现实,最终死而不能复生,活人总要活下去,一切悲观消极都无济于事。 西方哲学家蓝姆·达斯曾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因病而仅剩下数周生命的妇人,一直将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思考和谈论死亡有多恐怖。 以安慰垂死之人著称的蓝姆·达斯当时便直截了当地对她说:“你是不是可以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去想死,而把这些时间用来活呢? ”他刚对她这么说时,那妇人觉得非常不快。 但当她看到蓝姆·达斯眼中的真诚时,便慢慢地领悟到他话中的诚意。 “说得对! ”她说,“我一直忙考虑死亡,完全忘了该怎么活了。 ”一个星期之后,那妇人还是过世了。 她在死前充满感激地对蓝姆·达斯说:“过去一个星期,我活得要比前一阵子丰富多了。 ”不要被死亡遮住生的视线,你就能体验到生命的快乐。 妇人不再把死放在心上,她就收获了人生中最丰富的一周的生命。 弦外有音生命是宝贵的、短暂的,重生乐生,在有限的生命岁月,创造更多更高的人生价值,使生命更有意义,不枉来世上走一趟。 世间的事情永远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也许正因为这样,才会有人穷其一生都在追求完美的东西。 歌德有句名言:生活在理想的世界,就是要把不能的东西当做仿佛是可能的东西来处理。 别总是面对死亡而悲观,是的,既然活着,就应该好好歌唱,活着就应该笑。 因为只有笑,才是苦难最好的归宿。 “笑对生活”就是乐生重生,顺其自然,追求高,看得透,想得开,活得既有意思、有价值,又比较轻松。 不要总把死亡放在心上,这样就能轻松一点、自在一点。 享受明月清风,坐看水流云动,享受生命的大自在,何乐而不为。 发布时间:2024-06-11 11:06:58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