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如何迅速脱离莫名恐慌的状态? 内容: 世尊说的一切法,安心为要,是重中之重! 这个安心,过去一个比较简单的提法就是“知自心”。 知自心—如实知自心。 我们“知自心”的过程,就像这个菩萨说:我感到自己有畏惧,不安心。 这也是知自心,但不如实。 什么不如实呢? 就是不了解什么是心,和刚才说的真心妄心是一样的。 那佛法离不开心法,我们一切作为—学习、修行、念佛等等,都是为了安心。 实际我们要了解一切佛出世,他们一定是安心的,他们安了一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心。 这颗心无始以来从没增减,佛佛相互授记、印可、传递着这样一颗心,就是真如实相心。 人人都在这个真如实相心的功德中生活着、作为着,只是说我们被得失、八风吹荡着,不安稳了。 有苦,有乐,有利,有损,有赞,有谤,有称誉,有讥毁等等。 这个八风就把人吹得不安稳了。 人慢慢地养成了一种习惯,认为得失有啊,赞誉有啊,诽谤有啊,正邪也是有啊! 人在这个对法中已经建立了一个得失的心理,这种习惯会使人生起畏惧:得失的畏惧、荣辱的畏惧,包括生死的怖畏,都是对法所成。 我们要是了解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人就无所畏惧了。 你说我读过《心经》,知道无智亦无得,无所得无所失,人肯定就没有畏惧了,人有得失就是畏惧啊! 没有得失怎么会畏惧呢? 这个得失心就令人生起了畏惧。 那我们就找到畏惧的根源:无外乎是生死、得失,对待法中生起了这样一个畏惧的作用。 这个畏惧无外乎来自于生死、得失、大小这些内容。 那我们怎么去面对畏惧呢? 真要去寻求这个畏惧是不可得的,生死亦是一个幻化游戏,那你怕什么呢? 畏惧什么呢? 实际可以直接去觉悟这个畏惧的本质与内涵是什么。 这样可以从根源上来解决问题,寻其根源,了其本质,我们就有解决怖畏的机会。 我们就从怖畏处,所谓在什么地方跌倒,就从什么地方爬起来。 这样就比较得当。 那些没有畏惧的学佛者,可能方法就相对用得得当。 要是还有畏惧,可能我们修学,就没有在这个无智亦无得,或者说万事万物的根源上、本质上,去真正地审视过。 要是审视过,了解不管什么样一个事物生起,了知法无我这样一个正见,去寻其根源,人的畏惧也就无从建立。 你说这样说很容易,做是不是不容易? 做也很容易。 最主要我们在习惯中不太接受依本安住、依本回归,这种习惯没有,依着业相计较得失,这样的习惯有。 只是在习惯上不容易。 我们了解了、习惯了无我、无自性的事实,再来执行这样一个法则就不是难事了。 往往我们会把习惯坚固化、实有化,所以很多人道理懂得了,到习惯一来,就认为习惯占上风了,就不知道我们直接去觉悟习惯,正是修行最好的时节因缘。 在这个习惯来的时候,去了知“法无我、无一法可得”这样一个本质的事实,我们就可以远离受苦、情绪苦、得失苦、对法苦,就会觉悟于事相现前的。 发布时间:2024-06-09 12:44:2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