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圣人不会为任何境界所转 内容: 核心提示:虚云老和尚,中国近代传高僧。 1840年出生,母早逝,父亲于泉州为官。 幼时乐闻佛法欲出家,父为娶妻两房而清净无染。 19岁逃至福建鼓山涌泉寺出家,次年受具足戒。 禅师出家后入山数年,勤修苦行。 27岁为报父母恩前往普陀山、五台山、西藏、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等国朝山礼佛,沿途历经九死一生,数次蒙佛菩萨救护。 后于扬州高旻寺参禅开悟。 1901年至终南山结茅潜修两年,入定数月。 老和尚一生历经四朝五帝,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示现奇迹无数,历坐15个道场,复兴云南鸡足山、重兴广东南华寺、云门山大觉寺、江西云居山等6大祖庭,一身兼承禅门5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为中国佛教培养了大量的弘法高僧和护法居士。 1959年10月13日于江西云居山圆寂。 世寿120岁,戒腊101岁。 凤凰佛教《般若讲堂》栏目今日刊登老和尚开示如下。 圣人不会为任何境界所转(图片来源:资料图)《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 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自己不能做得主。 有些人终日悠悠忽忽,疏散放逸,心不在道,虽做工夫,也是时有时无,断断续续,常在喜怒、哀乐、是非、烦恼中打圈子。 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知法,六根对六尘。 没有觉照,随他青黄赤白,老少男女,乱转念头。 对合意的,则生欢喜贪爱心;对逆意的,则生烦恼憎恶心,心里常起妄想。 其轻妄想,还可以用来办道做好事,至若粗妄想,则有种种不正邪念,满肚秽浊,乌七八糟,这就不堪言说了,白云端禅师有颂曰:“若能转物即如来,春暖山花处处开。 自有一双穷相手,不曾容易舞三台。 ”又《金刚经》云:“应如是降伏其心。 ”儒家亦有:“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的说法。 儒家发愤,尚能如此不被物转,我们佛子,怎好不痛念生死,如救头燃呢? 应须放下身心,精进求道,于动用中磨炼考验自己,渐至此心不随物转,工夫就有把握了。 发布时间:2024-06-08 12:09:11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