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缘起性空,历事炼心 内容: 知音难觅,憨山大师有一首诗,这首诗的意义很深刻,经常会用憨山大师的这首诗来自励。 独坐长松下,悠然太古心。 高山流水意,谁复是知音。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 让我们来分享一下:所谓“独坐长松下”,就是一个人很孤独地坐在松树的下边,心里想得很远,想的是什么样的人呢? “悠然太古心”,想起了古佛,想起了菩萨,想起了过去无量的圣贤。 他们的心是什么心呢? 是清净心,是无所畏惧的心。 所谓“高山流水意”,这高山流水都是佛法,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总是佛心,都是代表佛法的。 如果你著相,你看到的就是表相,不是内在,当然是烦恼轮回;如果不执着,就是解脱自在! 所谓“谁复是知音”,又有几个人会明白呢? 佛菩萨明白,憨山大师明白,我们也要明白! 不要让人生随波逐流! 生命原本很简单,我们却把它弄得太复杂! 为什么? 因为我们太浮躁! 想的事情太多,患得患失,在二元世界中徘徊。 所以我们要当机立断,打破得失的局限和困扰,如此我们就真的自在,真的解脱了! 很多学佛的人,对佛法了解得并不究竟,一会儿觉得佛像在对自己笑,那是你心理的作用;一会儿看见佛像不高兴了,还是你心理的作用。 所有的问题都不是佛像的问题,是我们自己心里的问题。 我们要说:一切必有因缘! 但因缘不是定法,所以我们今天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这样的一个因缘之中,要知恩、感恩、报恩! 要随缘! 但是,也要随时提醒自己,因缘会散,散的时候你将如何? 佛法最根本的道理就是缘起性空,即由缘而起的任何事物都是没有固定性、实在性的,所以必须历事炼心。 当它聚的时候,你应该珍惜;当它散的时候,你不必去牵挂! 这就是学佛,这就是“色即是空”的道理。 那么“色即是空”,你可以不执着;但是,“空即是色”,你要去担当,要去负责! 莫向外求! 一定要改变内心的执着,才是真正的学佛。 僧肇大师说:“道远乎哉”,这个佛法的道离我们很远吗? “触事而真”,就是你只要感触到了,你就有相应;“圣远乎哉,体之即神”,圣贤离我们很远吗? 如果你体会到了,你就会跟他在一起。 所以佛法是什么? 是心法,是感悟,是开悟。 所以,我们要有智慧! 才会真的与佛法相应。 发布时间:2024-06-03 11:11:2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