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光大师对戒杀放生的开示 内容: 戒杀放生之事,浅而易见。 戒杀放生之理,深而难明。 若不明其理,纵能行其事,其心决不能至诚恻怛。 其福田利益,亦随其心量而致成微浅。 倘遇不知者阻诽,遂可被彼所转,而一腔善心,随即消灭者有之。 以故不避繁词,用申其义。 俾物类同沐慈恩,人伦各培福祉。 以恳到之深仁,灭自他之杀报。 同臻寿域,共乐天年。 尚祈以此功德,回向西方。 则永出轮回,高超三界。 为弥陀之弟子,作海众之良朋矣。 阅者幸注意焉。 原夫水陆众生一念心性,直下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 但以宿恶业力,障蔽妙明,不能显现,沦于异类。 遂致知识陋劣,除求食避死之外,了无所知。 譬如大宝铜镜,经劫蒙尘。 不唯毫无光明,即彼铜体,亦不显现,直同废物。 忽遇智人,知是宝镜具有照天照地无边光明。 遂日事磨砻,初则略露镜体,次则渐发光明。 及乎磨之至极,则照天照地之光,全体显现。 无智之人,方始贵重,视为至宝。 须知此光,镜本自具,非从磨得。 虽复自具,倘无磨砻之缘,从劫至劫,亦无发光之日。 一切人天六道众生心性,悉皆如是。 由无始来,惑业障蔽,不能显发本具妙明。 迷背真性,造生死业。 大觉世尊,知诸众生一念心性,与佛同俦。 因兹种种方便,随机说法。 普令修习戒定慧道,以期断惑业而复本有,圆福慧以证法身。 又令世人发慈悲心,戒杀放生。 良以我与一切众生,皆在轮回之中。 从无始来展转相生,展转相杀。 彼固各各皆为我之父母兄弟姊妹儿女,我亦各各皆为彼之父母兄弟姊妹儿女。 彼固频频由恶业力,或于人中,或于异类,受我杀戮。 我亦频频由恶业力,或于人中,或于异类,受彼杀戮。 久经长劫,相生相杀,了无底止。 凡夫不知,如来洞见。 不思则已,思之则不胜惭愧悲悯矣。 我今幸承宿世福善,生于人道。 固宜解怨释结,戒杀放生。 令彼一切有生命者,各得其所。 又为念佛回向净土,令得度脱。 纵彼业重,未能即生,我当仗此慈善功德,决祈临终往生西方。 既往生已,即得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永出轮回,渐证佛果矣。 且爱物放生,古圣先贤,皆行此事。 故书有鸟兽鱼鳖咸若之文,而文王泽及枯骨,况有知觉之物哉。 至于简子放鸠,子产畜鱼,随侯济蛇,杨宝救雀。 此固圣贤一视同仁之心,尚不知其蠢动含灵,皆具佛性。 展转升沉,互为怨亲,及将来决定成佛等义。 迨至大教东来,三世因果,及生佛心性平等无二之理,大明于世。 凡大圣大贤,无不以戒杀放生,为挽杀劫以培福果,息刀兵而乐天年之基址。 古云,欲知世上刀兵劫,须听屠门半夜声。 又云,欲得世间无兵劫,除非众生不食肉。 是知戒杀放生,乃拔本塞源之济世良谟也。 故陈智者大师,买临海江沪溪梁六十余所,亘四百余里为放生池。 请敕立碑,禁止渔捕。 有偷捕者,动辄得祸。 直至唐贞观中,犹然如是。 唐肃宗乾元二年,诏天下诸州各立放生池,敕颜真卿撰碑文,并书丹。 有云我皇举天下以为池,罄域中而蒙福,承陀罗尼加持之力,竭烦恼海生死之津。 揆之前古,曾何仿佛。 宋真宗天禧元年,诏天下立放生池,而杭州西湖,亦宋之放生池也。 明莲池大师立放生池于上方长寿二处。 其戒杀放生文,流通天下。 迄今三百余年以来,景仰高风,慈济物类之缁素通人,何可胜数。 或曰,鳏寡孤独,贫穷患难,所在皆有。 何不周济,而乃汲汲于不相关涉之异类。 其缓急轻重,不亦倒置乎哉。 答曰,子未知如来教人戒杀放生之所以也。 夫人物虽异,佛性原同。 彼以恶业沦于异类,我以善业幸得人身。 若不加悯恤,恣情食啖。 一旦我福或尽,彼罪或毕,难免从头偿还,充彼口腹。 须知刀兵大劫,皆宿世之杀业所感。 若无杀业,纵身遇贼寇,当起善心,不加诛戮。 又况瘟疫水火诸灾横事,戒杀放生者绝少遭逢。 是知护生,原属护自。 戒杀可免天杀,鬼神杀,盗贼杀,未来怨怨相报杀。 鳏寡孤独,贫穷患难,亦当随分随力以行周济。 岂戒杀放生之人,绝不作此项功德乎。 然鳏寡等虽深可矜悯,尚未至于死地。 物则不行救赎,立见登鼎俎以充口腹矣。 又曰,物类无尽,能放几何。 答曰,须知放生一事,实为发起同人,普护物命之最胜善心。 企其体贴放之之意,中心恻然,不忍食啖。 既不食啖,则捕者便息。 庶水陆空行一切物类,自在飞走游泳于自所行境,则成不放之普放。 非所谓以天下而为池乎。 纵不能人各如是,而一人不忍食肉,则无量水陆生命,得免杀戮,况不止一人乎。 又为现在未来一切同人,断鳏寡孤独贫穷患难之因。 作长寿无病,富贵安乐父子团圝〔口里栾〕,夫妻偕老之缘。 正所以预行周济,令未来生生世世永不遭鳏寡等苦。 长享受寿富等乐。 非所谓罄域中而蒙福乎。 何可漠然置之。 子审思之。 戒杀放生,毕竟是汲汲为人,抑止汲汲为物,而缓急轻重倒置乎。 南浔极乐寺外,向有放生池以磡未全砌,遂致坍塌。 兼复多年未浚,淤泥充满。 每有善士就河放生。 虽发善心,生难获益。 其旦蒙放而暮复遭捕者,当居多半。 若近大江,则固宜放之江中,小河则断非所宜。 园林大师心有不忍,拟欲深浚其池,外筑围墙以为防护。 俾放生有地,而盗捕无由。 其意亦良厚矣。 尚未开工,适普陀觉三大师至,一见即志道相契。 旋以寺事付托,而己则放下万缘,专修净业焉。 觉师缵承旧绪,即欲速成其事。 但以工程浩大,独力难成。 拟募阖镇善信共襄胜事。 祈予作序。 南无阿弥陀佛!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口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发布时间:2013-08-18 08:19:1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