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笑对病苦 内容: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病魔缠身时,我们不仅要忍受身体的种种痛苦,还要承受恐惧、焦虑等精神上的压力。 不过,苏东坡曾有诗曰:“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 ”就是说,人生病的时候能够闲下来休息,倒也并非是一件坏事,此时保持内心安稳堪为最佳良方。 的确,事情都有两面性,生病也是如此。 若能认识到生病的益处,我们便容易拥有一份良好的心境,尝试做到身苦心不苦。 生病会让我们懂得珍惜。 平时我们可能走路健步如飞,但是脚骨折了,就要拄拐,很不方便,稍微碰到,还会很痛。 这时我们会不禁感慨,能步履轻盈地行走,原本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而对于一个身患重病、瘫痪卧床的人来说,只能透过窗户望到湛蓝的天空,间或几只自由飞翔的鸟儿,他是多么渴望能像正常人一样重新站立起来! 人的生命是短暂而宝贵的,但我们常常不以为然,总觉得自己还有大把大把的时间,生病时才会想到珍惜。 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说,要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这是经历了困苦与磨难而获得的人生感悟。 生病会策发我们的同情心。 身体健康的时候,我们很难去体会患病者的苦衷。 身边的同事生病了,我们可能会关心和问候一下,但多是出于情面和礼节,不容易感同身受地用心体会他人的病苦,他人的忧愁,他人的焦虑。 而对于社会上千千万万或者每天身遭病苦,或者缺医少药,或者无钱就医的男女老少,我们更会觉得很遥远,与我们无关。 久而久之,我们的心就会变得越来越冷漠和麻木。 而当我们自己亲身感受到病苦时,就容易对他人生起怜悯之心、慈悲之心。 我们甚至可以透过自己手术刀口的疼痛,体会到牲畜被宰杀时的痛苦,体会我们曾经伤害到的众生的痛苦。 慈悲心能够让我们不仅关注自己的苦,还去关注更多人、更多众生的苦,从而让我们的心量得到扩大。 生病会帮助我们减少骄慢。 在生病的红灯亮起之前,我们可能一直很得意自己精力充沛、体魄健康;很得意别人赞叹我们拼命工作、业绩突出;很得意我们一帆风顺,是生活的幸运儿,优越感在我们内心悄然滋生。 无情的病苦则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内心真实存在的脆弱与无奈,意识到我们离不开他人的关爱与帮助,意识到我们的生命一路走来,并非只是靠着自己的打拼,而是仰仗无数人真诚相助的恩情。 由此,感恩之心便会油然而生。 生病还会促使我们思考和反省。 看似挫折的经历,往往会给我们带来警策。 生病使我们匆匆的脚步慢下来,审视自己生命的误区与盲点。 我们为什么会遭遇病苦? 我们是否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抽烟、喝酒,是否应该下决心改掉? 古人讲身心合一,身体的问题,是否在暗示我们的心性也出了毛病,比如爱发脾气、抱怨嫉妒、心胸狭隘、自私自利等等? 常言道,平安即是福,健康即是福,而我们是否在用宝贵的生命追逐难填的欲壑? 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生病不止是给我们带来苦痛,还会带来启迪。 只要善用自心,我们可以从病痛中滤出感悟,在这样的境界中提升心灵的品质,增加人生的厚度与高度。 发布时间:2024-05-30 11:33:31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