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拿起的是道理 放下的是执念 内容: 赵州禅师是一位非常睿智的法王,人称“赵州古佛”。 凡有所问,他经常不从正面回答,总会要学者从另外一个角度去体会。 有一次,一位信徒前来拜访,因为没有准备礼品,所以非常歉意地说:“我空手而来! ”赵州禅师望着信徒说:“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来吧! ”信徒不解,反问:“我没有带礼品来,你要我放下什么呢? ”赵州禅师随即说道:“既然没有东西放下来,你就带着回去好了。 ”信徒更加迷惑:“我什么都没有,带什么回去呢? ”“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 ”赵州禅师答。 信徒满腹狐疑,自语道:“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回去呢? ”赵州禅师这时才指示道:“你不缺少的东西,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 ”信徒仍然不解。 赵州禅师无可奈何地说:“和你饶舌多言,可惜你没有佛性。 说你没有佛性,但你并不缺佛性。 既不肯放下,也不肯提起,是没有佛性,还是不缺少佛性呢? ”信徒至此才稍有契悟。 禅门的人生观好像皮箱一样,有时要提得起,有时要放得下。 而且,不仅要知道何时提起何时放下,还要知道什么是应该提起的,什么是应该放下的。 赵州禅师让信徒放下的,不是信徒心中想的具体的礼物,而是指信徒心中的常俗理念,是他因没带礼物而有的那份歉意。 信徒没懂赵州禅师的意思,因此说自己什么也没拿,无法放下。 赵州禅师反说那你就拿回去,实际是让信徒将自己的话带走,让他好好参悟。 结果信徒以为赵州禅师说的依然是他那没有带的“礼物”,所以回答没什么可带走的。 直到后来,赵州禅师的一番说教,才让信徒稍有领悟。 人生,有时候就是拿起和放下的学问。 要拿起的是道理,要放下的是执念。 当别人说玄妙的道理时,我们要学会拿起;当自己的内心困扰于一个问题不快乐的时候,要学会放下。 只有搞清楚拿起和放下的真正意义,才会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智慧,也才会拥有更多的快乐。 发布时间:2024-05-04 11:34:5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94719